nbsp;
丹丘生苦笑道:“我却不敢抱着这样的希望,莫说人家未必会相信咱们的话,我恐怕也不能把真相披露人前,唉,这一天恐怕是永远也不会来的!”
\n
丹反生料得不错,他回山之后,便因“谋害同门”的嫌疑而给逐出师门了。
\n
但他也有料错了的。他以为永远也不会来的这天终于来了。如今,这件案子己是水落石出,大白于天下了。不过是不是来得嫌迟了呢。
\n
她偷眼向丹丘生望去,只见丹丘生正在低着头,如有所思。只不知他是否也在想着和自己同样的心事?
\n
金逐流道:“丹丘兄,后来的事情,应该你来说了。你愿意把你这十八年来的难言之隐告诉我们。”
\n
丹丘生叹道:“恩师当年最不愿见到的事情已经发生,事既如斯,我说也无妨了。”他说了出来,众人方始知道,他的师父,当年是崆峒的掌门洞妙真人,为什么宁愿委屈爱徒,以致令他几乎沉冤莫白的原故。
\n
案发三个多月之后“失踪”的丹丘生方始突然回来,一众同门,自是难免对他大起怀疑,群情汹涌。
\n
丹丘生为了顾全师门声誉,只好对同门的盘问不发一辞,只肯单独告诉师父。
\n
洞妙真人听了徒弟的禀告,许久许久都没说话,最后方始叹了口气,说道:“徒儿,为师的只怕委屈你了!”
\n
原来洞妙真人于公子私都有顾虑。
\n
在“公”的方面,第一、他害怕这件案的真相公开之后,崆峒派的声誉必将大受影响。倘若他的处置稍有不当,只怕还会引起失志反清的一班侠义道大兴问罪之师!
\n
如何处置才是“得当”呢,在别的不怕公开表示反清态度的门派或许比较简单,在崆峒派却是极难处置。因为崆峒派根本就没有这样一条处置叛徒的门规。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