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头、下腰。那时候经常跟小伙伴一起去打麦场里练功,有时候还去村旁边的没有水的大坑里,找一个人们挖土形成的台子,助跑几步,在土台子边翻一个跟头下去,落在土台子下面,震的双脚生疼。小伙伴比赛看谁翻的跟头漂亮,看谁落地站的稳。练功的时候常常进入忘我的状态,仿佛自己就是舞台上的武生,一人能抵百万兵。那个时候的理想大概就是当一名戏曲舞台上的武生演员,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
\n
到了上学的年纪,每天背着妈妈做的带着五角星的粗布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那时候爷爷奶奶还有父亲母亲都鼓励我要好好学习,考大学。因为只有考上大学才能到大城市里去工作,户口才能由农业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到城市里工作了每月有工资,单位还给房子住,看病住院都是单位给报销。我的成绩一直很好,老师家长邻居都说我是大学生的坯子。也许是周围人的鼓励和欣赏恰好符合了现在才广为人知的赏识教育,反正这些人的看法激励了我。从小学到中学,我唯一的理想是上大学。至于上什么大学、到哪里去上大学、学什么专业、以后从事什么工作从来没有考虑过。一直到高考完毕,要填志愿才发现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要填志愿了我还没有搞清楚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的区别,可能那时候大学本科的毕业生能回到县城的太少了,人们看到的几乎都是大学专科毕业生,所以老师和家长都把考大学,说成是考大专。我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犯了难,因为我当时学的是理科,却发现理科的那些专业我几乎都不感兴趣。最后考虑再三,报考了东北财经大学,因为财经大学当时很热门,而且财经大学招的绝大部分是文科生。我们理科生进来以后也差不多完全丢掉了理科的知识,改成了文科。
\n
考上了大学,实现了自己多年的“理想”随即在大学里我们都没有了“理想”“理想”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我们的“理想”?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都感到了迷茫。难道上大学就是自己的“理想”?那么实现了“理想”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大学四年,很多人渐渐地放松了自己,中学多年养成的刻苦学习的习惯渐渐放弃了,六十分万岁的同学也不在少数。我上大学的四年,可能算不上是很刻苦的学生,但是成绩也还是很好的,但是我照样没有了自己的“理想”在课程少的时候也感觉到无聊,甚至愤愤地感叹:为什么大学要上四年呢?要是三年就毕业多好啊!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大学四年是人生中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