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很不够意思的。御史在方明悟的眼色中,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太后本来当时就跟周扬提议过的,可是周扬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干。如今方明悟这一出,虽然是太后认可的事情,但是太后却感觉有点被逼的味道。
\n
这还不算,御史弹劾了周扬。说周扬既然不想当太师了,就应该把位子让出来,不能站着茅坑不拉屎,耽误了阳春。御史还梗着脖子怒喝:“误了国事怎么办?“
\n
太后心有不满,太子也是觉得有点咄咄逼人了。毕竟周扬说要走,可是也不能这样逼迫人家。
\n
太子怒道:“谁说太师要走的?本宫不还没有同意吗?“
\n
御史看着方明悟,方明悟低着头,假装和自己无关。
\n
御史就是靠嘴巴吃饭的,跟前世的律师差不多。当然,御史的嘴不是光靠说的,还是靠咬的。
\n
“大家说说,太师去过几次青龙堂,去过几次政事堂?臣说的错了吗?“御史仿佛很占理的样子:”我们言官就是风闻奏事,如果我们看见不说,那就是我们的失职。我们就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皇上,对不起天下苍生。太师高高在上不错,但是有了错误也要允许别人指出来吗?“
\n
“你给哀家住嘴!“太后怒道:”太师为了我们大雅国做了多少贡献,你不清楚吗?太师为了天下百姓付出了多少,你又知道吗?你敢跟哀家说,你这番说辞不是别人指示你的?“
\n
御史急忙跪下来:“太后,臣也是就事论事,臣可是为了我大雅国江山啊!太师有错,难道臣就不能指出吗?“
\n
朝堂上的争论周扬还是知道的。当然也明白御史敢这么说,也确实是受了个别人的指示的。当然是某些人等不及了,而这某些人,恐怕就是以方明悟为首的一些朝臣了。
\n
卢芬派人送了清流锦鲤过来,周扬便看到了卢芬带过来的书信。这个御史叫胡奎,是方明悟的老乡,也是方明悟安插在按察院里的内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