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办了,虽说因大父逝去,不宜大办,可我还是给兄长准备了一些东西,现在都没用了。"
"不必办了,琇莹平安便是今年政最大的所求了。"阿政伸手接了一片雪,轻声道。除了琇莹,无人真正在意他的生辰了,他办之无用。
琇莹如幼时一样紧紧抱着他,"兄长,我会平安回来的。"
琇莹走时,风雪己息,来送的人没有几个,只有兄长,大司农及一些农家子弟罢了。
琇莹被兄长裹得严严实实,塞进了带队的陈长怀里。
他冲外面的兄长笑,"兄长,放心吧。我会好好的。"
阿政偏头不去看他,良久才轻道,"记得托人给我传信。我向父王借了几个人,跟着你,可以随便驱使。"
陈长不由翻白眼,心中道,"我们只去五月有余,跟生离死别似的。
阿政接过琇莹递来的竹简,才看向陈长,陈长有种被大型野兽盯着的感觉,吓得一身冷汗。
"这事若能办得好了,诸位功在千秋,政代秦国多谢诸君。"阿□□首一拜,眼眶微红。
马车渐行渐远,阿政直到看不见了才低敛眉目。
大司农跟在他身边,"太子啊,舍不得是正常的,可舍着舍着就习惯了,我农家子弟皆是远行惯了的。"
阿政笑容显得有些阴郁,"琇莹不是农家弟子,他拿着太子的手令,上盖着秦王印,他是王公。"而王公多在咸阳城。
"琇莹公子大义。"大司农言道,再不说话了。
二人相对无言,各自散了。
他展开琇莹给他的手书,上面只写了几句话,像是未写完的曲子。
尔来随兄七载。
念昔过往,只觉相逢不晚。
犹记我生时三月桃花枝,
缱绻风吹面不寒,
幸君善心一念,顾我残命。
不见母父,唯见君在。
自此伴君三尺薄路行,
人道天命有常我命难安。
幸君执剑挑开我眼间万里浮云,
阿政揉了揉大扺是被风雪刮的有点疼的凤眸,轻声说道,"不通音律,牵强附会,待你回来得重新教你《诗》。"
可这眼睛怎么不听使唤,起了雾气,大扺是这天太冷了吧。
琇莹这趟旅程不算容易,他们从关中出发,一路向南需跨过秦岭和大巴山两座大山往蜀地去。
现在他兄长还没一统六国,下令修驰道也是好远的事了。
所以马车行于土地不仅颠,而且只要下雨道路便泥泞不堪。
关中土地多是黄土,松软,多是沙土居多。
因为缺水,时常干旱,导致有时需要人从村口担水浇田。
现在是农闲期,他们到的时候没有多少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