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做衣裳。这样既能激励她们努力学习,又能让她们有所收获。”
惠和郡主一拍桌子,兴奋地说:“对,咱们就这么办!”
苏婉清也夸赞道:“沈姑娘这办法想得真是妙。”
沈璃听了,脸上有了些信心,可随即又微微蹙眉道:“只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惠和郡主不太明白,问道:“这怎么就不是长久之计了?只要这些人能够读好书,旁人看着也会好好读书,生源不就有了吗?”
苏婉清解释道:“沈姑娘的意思是,若一直如此,整个书院都要靠我们不断资助,长此以往,资金难以支撑,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一些有名的书院,多是靠学田的产出、乡绅的捐赠以及学子的束脩来维持运转。学田由书院出租,收取租金,乡绅们敬重书院的育人之功,自愿捐赠钱财或田产,而学子们到了一定阶段,家境稍好的便会缴纳束脩,以支持书院的各项开销,如此才能让书院长久地办下去。”
惠和郡主急切地对苏婉清说道:“阿清,你既然已经指出了这一点,肯定已经想出办法了。你就别卖关子了,直接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吧!难道是像你之前说的,去买些学田出租?”
苏婉清轻轻一笑,让人拿来纸笔,一边写一边说道:
“其实昨晚我想了一整晚,构思了一个从小学到更高层级学习的计划,我想创建的是一所女子学院。
首先,我们可以招收六到八岁的孩子,就如惠和郡主刚刚所言,免学杂费,每日提供免费餐食,甚至只要来就读,年底还会赠送布匹。
在最初的两年里,教她们读书识字,这期间呢,就按照沈姑娘刚刚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