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620亿美刀,也不过三倍左右的投资回报,上市当天最高也不过四倍收益,这对于动辄投资回报率几十,几百倍的互联网企业来说,真算不上有多大的泡沫。
无可厚非,高达210亿美刀的融资,九年的时间,前期的投资方也确实有退出的需求,如软银,腾迅,优步这一类的前期主要投资人,他们的投资是利用基金的模式投入,还有其他投资人的钱。
如今基金到期,一级市场无人接盘的情况下,这类大型投资机构迫切需要在二级市场上变现,而在增速放缓,开发新业务以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嘀嘀也需要通过ipo来筹集更多的资金来应对接下来的运营。
哪怕是嘀嘀的创始人陈维认为嘀嘀推迟上市比较合适,然而被资本深度裹挟的嘀嘀却还是选择顶着监管层的警告偷偷上市,且还选择的是美股。
九月份数据安全法正式实施之后,嘀嘀的估值必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且到时候若想要到流通盘更大的美股上市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嘀嘀的管理层,亦或说是他背后的资本想采用之前互联网的那套打法,就是套用拼夕夕,阿狸当初上市之时的打法,先上市再整改。
企图用这种老套打法的嘀嘀,显然对于政策的解读有了严重的误判,套用电影台词里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大人,时代变了。”
嘀嘀上市前几个交易日的表现也非常的精彩,第一个交易日一度大涨超过18%,虽然最终只是微涨1%,但第二个交易日却是依旧延续着乐观的情绪,7月1日当天上涨9.8%。
然而,嘀嘀的狂欢也仅限于两个交易日,自2号面临真正的监管到来之时,嘀嘀的股价就一路狂跌,至7月9日旗下所有app全面下架,嘀嘀股价报收11.21美刀。
十天之内,市值缩水180亿美刀,而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中概股的上市,几乎处于全部暂时状态,如满帮,还有寻求上市的字节都终止了上市计划。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