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有去处的,不是跑了,就是想办法调往别处了。”
郑艺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而刘炀则问道:“他们有家眷吗?”
“都有的,不过此时都不在铁冶所这里,都出去要饭了。”
刘炀顿时无语。
明末的匠户是一个很悲催的群体,在明代匠户的数量十分庞大,洪武二十六年,轮班匠达十二万九千余名,宣德时天下工匠"数倍祖宗之世"。嘉靖四十一年,须交纳班匠银的轮班匠达十四万二千余名。
但是到了如今,大明各地的匠户人数已经大大减少,剩下的也变成了被各级官员压榨的对象。
这些匠户生产各种器械都是无偿的,没有多劳多得一说。虽然官府会发给入局、院服役的工匠本人及其家口盐粮,工匠月支米三斗、盐半斤,家属十五岁以上的大口月支米二斗五升,小口支米一斗五升,但是如今这些米粮基本上都多年不发了,匠户们在每日劳作之余,还要另想办法糊口。
而留城县匠户的糊口之法,就是让家眷去要饭!
此时刘炀打量着众人,然后问道:“你们都是哪方面的匠户?”
十几个匠户怯生生的看着刘炀,不知道眼前穿着便服的大人是什么官职,都不敢随便说话,担心自己会被拉去干苦力。
铁冶所大使随即怒斥了几声,一众匠户才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说话。
这十几个匠户之中,有几个是铁匠,负责打造各种兵器,有几个匠户会打造铠甲,剩下的都是负责打杂的。
刘炀微微皱眉,问道:“谁会打造火铳?最好是鸟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