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武安郡王重重咳嗽一声,有意无意扬高了音量:“平王还是个顽童,什么都不懂,别说现在,就是过个十年八年长大成人了,也未必当用。高凉王就是最好的先例。”
高凉王年少聪慧,是成年后重病烧坏了脑子。反应慢说话也不利索,不过,平日不吭声的时候,还是颇能唬人的。
平王还不及高凉王哪!一个智力不全连辨别是非能力都没有的傻子,怎么做天子?
武安郡王别有用意的一番话,揭开了这一个众人不愿面对的事实,更流露出了意欲取而代之的野心。
淮阳王心思沉重,本不愿多言。不过,眼看着武安郡王大出风头,他不能被这般比下去。
于是,淮阳王也上前一步,在众臣面前亮了个相:“皇位更迭传承,不仅是天家之事,更关乎国朝江山安稳,万千黎民百姓。应该由众臣推举商议出真正合宜之人,接掌大梁江山。”
武安郡王此时和淮阳王同一阵线,大声附和:“淮阳王所言极是。待众人回去之后,便可进行朝议了。”
所谓朝议,指的是三品以上的重臣进行投票表决。这么一来,很自然地就将郑太皇太后排除在外。
武安郡王和淮阳王的野心,也就此表露无疑。
这些时日,他们两人私下小动作频频,各自说服拉拢了一些臣子支持自己。此时便有人陆续站出来赞成这一提议。有四五品的中等官员,也有三品以上的重臣。至于五品以下的低品级官员,根本没资格说话或表态。
张尚书也出人意料地张口表示赞成:“两位藩王言之有理。”
姜韶华冷眼看着这一幕,竟未出言讥讽,任凭众臣你一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