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郑太皇太后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郑家几十年的荣光,都来自郑太皇太后。
李家比郑家境遇强一些。李尚书祖孙死了,还有李刺史撑门立户。
不过,有这么好的路,干嘛不走?
而姜韶华,初登帝位,需要郑太皇太后和李太后的鼎力支持,稳住宫廷人心。没有后顾之忧,方能放开手脚治理朝政。所以,此事不宜回绝,虚与委蛇才是最好的选择。
反正一杆子支到三年后了。有三年的时间做缓冲,到时候看情势再做决定。
崔渡在心里默默想着,神情从震惊慢慢恢复平稳。
郑太皇太后看在眼里,心里略一点头,温声道:“长宁伯,你是有大才之人,以后要正经当差做事,心胸也得宽广些。”
“如果韶华只是南阳郡主,你们夫妻两个的事,没人会多嘴。现在韶华坐了龙椅,成了大梁天子,一言一行万众瞩目为万民表率。你也不仅仅是郡主赘婿了,而是大梁朝的皇夫。”
“哀家做过太子妃,做过皇后,也做过太后,现在是太皇太后。这几十年都住在宫里,打理后宫内务琐事,为丈夫儿孙分忧。”
“你既要当差,就没时间日日伺候衣食起居打点琐事内务。这些事,不妨就让别人去做。”
“总之,你才是第一个进门的。韶华肚中的孩子,也是你的骨血。谁也抢不走你的位置。”
“你得贤惠,更得有正宫气度。”
崔渡活了两辈子,还是第一次被人教导要贤惠大度,一时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