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安臣可以大大方方的站在张玉琳身旁,公然宣示这一家绸缎庄背后的东主是我,而她也是我的人,因为张记绸缎庄的生意终归算不得太大。他身为秦州典史,要开这么一家店,倒是也说得过去,没人能从这上面挑到他的错处。毕竟这年头儿,俸禄这么低,人家在外头开个店也无不可吧,又不是直接开,而是用别人来开,用别人来当掌柜。
京里的官员,但凡是日子宽裕的,有几个不在外头有生意的?
但赵记大车行货运分行就不行,黎澄若是知道了,定然是会不悦的。这个货运分行挂在赵记大车行名下,这一边勾着赵纯这个秦州有名的大土绅,大财主,而那边则是秦州典史,黎澄肯定是不愿意自已麾下的官员跟秦州这些本地的土绅们有什么勾结的。所以若是这个事儿传出去,传到黎澄的耳中,有可能会让他在黎澄心中的印象变坏,这就有些不值当的了。
再说了,哪怕是不考虑黎澄那边儿的想法,不顾虑他的感情,悠悠众口也不好堵。要说闻安臣这几年攒下些身家能开得起那枚绸缎庄子,大伙儿都会觉得差不多,这还是有可能的,毕竟要开那个绸缎庄子也花不了太多银子。但是要说闻安臣他竟然有那么丰厚的身家能开得起这么一个货运分行,这可是拥有上百辆大车,规模相当可观的一个大车行啊,那么大伙儿怎么着都不可能信的。
而偏偏,赵记大车行就是闻安臣和赵纯开的,那么大伙儿说不定就会想,肯定是这个姓闻的收了姓赵的给他的好处,这是来给他当靠山了!姓闻的估计是一分钱也不用出,直接就拿了这大车行里的干股。
这当然是扯淡,但终归是人言可畏,若是这等话传出去,会对闻安臣的名声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乃至于官员来说,名声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闻安臣决定,还是不要出去露这个脸比较好。为了面子折损了实际的好处,未免有些不值当!
时光荏苒,很快,距离赵记大车行货运分行开业,已经过去一个月的时间了。这会儿已经是十月,到了秋天。
北地的秋天,关中西边的秋天,还是颇有些寒意的,风已经带着掩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