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不大,但却是来源于这些天来一直沉默,站在文官首位的杨溥,他看向愕然转头的百官,面色平静地说道:
“昨夜内阁到了三道奏折。”
像是一盆水浇到了烈火上,大殿内的群情激奋一下子停了下来,杨溥毕竟是内阁首辅,而且在朝堂和顾怀的对立中,从未公开偏袒过顾怀,所以他的威望并不因为百官抱团对抗北境藩王而有所削弱,此刻他突然开口,已经让很多人都预感到了不妙。
“第一道来自蜀地,蜀王赵瑾禀告朝廷,蜀地数万蛮族似有异动,为了防止重演上次蛮族祸乱西蜀旧事,蜀王府已经重整三护卫,聚兵四万屯于成都,同时要求暂时接管梓潼、剑门、永安三关,以防兵灾蔓延出蜀地。”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奏折,蜀地那个地方天高皇帝远,从来都是蜀王府办事前向朝廷报备一声,然后自己做自己的,虽然从顾怀镇抚蜀地之后朝廷往蜀地迁了几位重臣,意图让朝廷的统治重新覆盖在蜀王府上,但那毕竟是水磨工夫,这才过去多久?要平蛮族那还真只能指望蜀王府。
但三护卫聚兵四万于成都是什么意思?你还要接手梓潼剑门?这两个地方要是被蜀王府拿到,岂不是说蜀地的大门就此关上蜀王府想割据朝廷都没法管了?
考虑到现任蜀王是顾怀从蛮寨里捞出来的,考虑到蜀王府与顾怀的关系,许多官员的脸色都变了,然而还不等他们炸锅,杨溥便继续说道:
“第二道奏折,来自两浙总督徐缙与镇远将军黎盛--就是你们想到的那两个人,徐缙在奏折上称倭国似有异动,江南逐渐平息的倭乱可能要愈演愈烈,黎盛奏请征调湖广军队--就是之前平倭患的那一批,再加上两浙本地兵马,彻底扫除倭寇。”
徐缙?许多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但片刻后就想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