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甚至金国还派了人来与高丽商谈归还西京的价钱,短时间内开京不会再有威胁,并且忠清道剩余倭军都被清扫干净后,黎盛在开京的校场点兵,正式南下。
不知道是不是从崔承允那儿得了灵感,亦或者说哪怕以黎盛看来全州也有点难打,所以黎盛并没有选择直接将兵力堵到全州城下,与倭军来一场城池攻防,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同为全罗道枢纽之一的光州。
与此同时,他也知道了接下来要面对的对手是谁。
在织田信虎于战场切腹自尽以后,其实倭军中就很难找到一个有威信统领全军的人了,毕竟倭国的大军是由几十位诸侯的兵力组成的,这些诸侯有大有小,兵力自然也就有多有少,从釜山港登岸的时候,七万倭军被分成了九军,战事顺利便各抢各的,一直打到高丽开京,这才有织田信虎统筹前线战事。
而织田信虎被黎盛坑死,剩下的近四万倭军自然也就分崩离析,又划分了几军不好说,但黎盛得知接下来魏军要面对的几座军事重镇,里面的守将都各不服气,也就是说别看倭军如今明面上实力还很强,但只要魏军抢占了交通枢纽,将各座城池切割,那么在片面战场上,占优势的居然还是魏军。
全州有兵力有粮草,不好打,崔承允带兵已经试过了,而且守护此地的倭寇很能打,来自于倭国民风最剽悍的九州地区,那地方穷山恶水连平民都出了名的不怕死,能来高丽抢劫的倭寇自然更厉害一些,然而对比之下光州的倭寇就比较好打了,不仅守将北条氏舜庸庸碌碌,连兵力也才堪堪过万,相比之下真的是软柿子。
所以魏军才刚刚进入全罗道,黎盛就做了决定,先打光州!
然而命令好下,真要硬打倭军固守的城池,难度还是摆在那儿的,黎盛很小心,他派兵分散于各处先抢占了交通要道,又在锦江防线上布置了一些战船巡弋,确保倭寇不会玩一招奔袭开京出来,才慢慢聚拢兵力往光州靠拢。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