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预演,但归根究底,所谓“一城镇幽燕”的说法起码在今日,已经开始逐渐实现。
而作为仍然保留几乎完整职能的北境王府的正式女官,崔茗对这一点的认知,应该是很深的。
内阁还没有迁入北平,北境的政务仍然是由卢何这么一位没有任何官职,却在实际地位上等同于阁老的老人处理,当初顾怀开府建衙,里面的很多官职其实与朝廷官职是相冲突的,比如农政署署长怎么也应该算半个户部尚书,司法署更是把刑部的活儿全都干完,如果要把朝廷迁到北平,那么当初的幕府并入朝廷几乎就是件必然的事情,所幸大家都知道现在北境到底是谁说了算,所以以往总是讲究“名比命重”的朝廷官吏们很识相地没有对这件事指手画脚,摆明了是当初京城的腥风血雨把他们吓坏了,幕府官员日后要在朝廷任职,还不是顾怀一句话,内阁票拟小皇帝朱批司礼监沐恩盖章的事情--简而言之就是他们指手画脚也没用,该认就得认。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幕府里的崔茗,现在应该算是...朝廷的正式女官?
这倒是开了从未有过的先河,过往不是没有女子在朝中当官,但多半都是荫职或者特职,而且都是军职,比如南广诸部土司的继承人郎小爱,就是有正经任职文书的朝廷武官,然而像崔茗这样,实打实以女子之身处理政务,还俨然成了卢何副手的女官,往前追溯可能只有武曌一朝的上官婉儿才能算作先例,而且几百年来也就这么一个。
换个角度看,不得不让人感叹崔氏当初还真是有先见之明--谁能想到有朝一日北境幕府能把朝廷压下去?谁又能想到当初那个入河北的伯爷如今不仅变成了藩王,还能横压整个朝堂让百官都不敢多嘴半句?崔氏还真是开了个先河,别说是女官了,仔细想想出个女阁老难道他们就敢跳起来骂不符祖制不遵礼法?
没胆子的。
然而只有崔氏和崔茗自己清楚,事情已经诡异地转了一大个弯,从一开始,她就不是奔着仕途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