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确保个六时辰内军令传达两线,由西京道到中京道的传令路线终于彻底稳固。
中路大军则是沿桑干河急行军抢占弘州(阳原),后经蔚州(蔚县)佯攻武州(左云),待辽军兵力被吸引,则突然转向西北,三昼夜强行军近百里,与出城作战的西凉铁骑会师天成。
在辽军清楚意识到无法继续围困大同,只能选择正面一战后,魏军三万步卒、一万西凉铁骑于十一月十三,在天成与辽军四万残军展开决战,战场焦灼,经历半日厮杀后,突然杀出的魏国右路军彻底奠定了战场的胜负,四万辽军残余兵力被杀散,至此,依托采凉山、雷公山,魏军的“品”字防御体系构筑完成,大同转危为安。
此时顾怀的又一道军令也到了,骑兵主力驻守镇川堡(大同北)监视草原,步军大营设于长青堡(阳高)控制白登道,烽燧线沿南洋河延伸至阳门镇(天镇东),此时大同-天成军-阳门镇形成三角铁壁,辽西京道南境全失。
他没有到战场,只是在自己大帐推演,传下军令,整个西京道南端的战事便已经尘埃落定,如果说当初在两浙时顾怀还对大军团作战的指挥感到生疏,那么看了他今日的表现,简直可以说在当初与耶律弘、萧山一战后,他便已经脱胎换骨。
只是短短半月,甚至都还没有跨过新年,四万地方戍卫步卒入西京道,三路并进转战数百里,步骑混合切割战场,控制关隘,整个西京道原本还扑朔迷离的局势顿时一清,简直像是一门艺术,战争的艺术。
与此同时西夏的国书也到了,果然如同顾怀当初猜想的那样,他们交还了河套平原,甚至还客气地表示,他们会派兵力继续驻守,到配合魏国扫清西京道,接管河套为止--这种作态实在是让北平的朝廷、幕府官吏们大吃一惊,任谁也没想到,西夏居然真的老实成这样,吃下去的都能吐出来?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如果西夏不吐,那么更有可能的是顾怀会帮他们一把,再顺手把西夏最后的国祚烧成灰一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