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那面代表大魏天子御驾亲征的龙纛!
说实在的,靖王会亲自坐镇前线指挥大军,率领魏军北伐这一点很多人都早就心中有数,毕竟除了靖王爷还有谁有资格扛起这个责任?前线三个主帅,李易身扛大任坐镇中京,截断草原与上京;杨盛赵裕一个在雁门关,一个在大同,锁死西京河套与草原--他们都是一等一的主帅人选,但为什么直面上京的最紧要的位置,王爷偏偏会选择让陈平来镇守?
比起李易杨盛,陈平威望、军功都略有不足,个人能力上也是偏向守土有余而进攻略逊,东线事关北伐大业,如果真要说起来,李易显然比陈平更适合--但顾怀最终还是选择了让陈平来东线。
这当然是因为时机一到,他要亲自接过主帅之位,率军北伐。
其实光从三线的将领配置上就能看出顾怀的安排了,李易性格沉稳,步步为营,有他在,魏军越过燕山后中京道战事绝无意外,上京道一定不会及时得到草原的支援,而且李易用兵向来都是步骑混合,毫无偏向,幽燕铁骑又是他亲手带出来的,他坐镇中京最为合适。
西线杨盛、赵裕皆擅长指挥骑兵,杨盛更是一手打造了西凉铁骑,西京地形狭长,极适合骑兵奔袭,相比之下陈平却只擅长指挥步卒,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不适合作为北伐主帅只能成为方面主将。
所以从结果倒推,便能发现顾怀早就在等这一天了,而事情的发展也没有超出他的预想--反倒是天子亲临前线这件事,无论怎么看都有些奇怪。
老赵家的皇帝,说实话都挺窝囊的,开国太祖还好,起码真正上战场看过死人,其他皇帝有一个算一个,都没出过汴京,部分昏庸的可能连民间米价都不清楚(当然赵轩他爹那种修仙的极品也实在找不出第二个),如今天子尚还年幼,要打仗了不在后方躲着,跑前线来干嘛?
更别说那面立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