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几年顾怀打了一场又一场的仗,对于这些可能会让后世人心头不适的场景,他早已习惯,而且结果也证明他这些日子以来的战略决定没有错,不过在王旗亲卫簇拥着他路过一处火堆时,他还是一时怔住,立在了阴影之内。
原来火堆旁,一名已经头发花白的民夫,正拿着一根木刺,给身边一名明显还是少年的人挑破脚上的水泡,那少年向后躺着,双脚放在老者怀中,被火光一照,几乎整个脚底都是血淋淋的--偏偏这少年又能睡得极熟,连脚上被挑开这么多水泡都毫无察觉。
顾怀一向不觉得自己是个感性的人,他触景伤情的经历屈指可数,很多时候他都知道自己必须要做什么,然后也愿意承担为此而需要付出的代价,简而言之就是他的心硬得起来,然而见到眼前这一幕,扫视着黑暗里、火堆旁无数的民夫,还有要么在抓紧时间休息,要么在继续清扫其余三城,要么在押送辽国降卒的那些魏国士兵,他突然觉得,战争,也该是时候停一停了。
苦的都是百姓。
有些时候读史书,看到明明国力强盛,却不发一兵一卒,只想通过其他手段来解决争端与问题,还觉得有些不理解,可眼下自己身居高位,才发现动动嘴自然是很简单的,想要打仗,一道军令下去,整个帝国都随着自己心意运转,将领们想要建功立业,文官们想要青史留名,大家都想打,但有些人是不想打的--他们支撑起了整个帝国的税收,种了粮食却不能吃饱,纺纱成织身上却满是补丁,一旦打仗,他们原本还能勉强过下去的生活眨眼间就会毁于一旦。
这几年大魏一直在赢,辽国一直在输,眼下都快打到上京了,他顾怀注定会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朝的阁老、前线的将军都会被人记住,可谁又记得住这些战死的士卒,疲惫的民夫,还有北境,江南,蜀地,西凉...那无数默默撑起这个帝国的平民呢?
原来有时候明明能打,却选择不打,才是真正的伟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