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缓兵之计。等到将功勋世家们一一瓦解,各个击破之后,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n
于是向来团结一致的世家功勋们渐渐有了分歧争议。以北静王、锦乡伯以及荣宁二府,冯家一族,卫家一族为首的世家功勋们,因种种缘故慢慢倒向了新皇乾元帝。而以镇国公、理国公为首的另一批功勋们,还是坚持跟着上皇的意思走。
\n
他们始终认为新帝的皇位并不是名正言顺,只不过是上皇为保养身子的权宜之举。真正有大意名分的还是目下被上皇圈禁的义忠亲王老千岁。毕竟他是正经的上皇嫡子,当年又被封过太子之位。虽然后来因为种种事情惹得上皇龙颜大怒,但上皇只是将之圈禁,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却也并没有其他的举动。甚至连前太子殿下的党羽们至今都有大半留在江南官场。
\n
而且忠义亲王老千岁的拥护者颇多,其人文才武功更是远胜乾元帝多矣。因此这部分人固执的认为新皇的地位长不了。他们还是要观望观望。
\n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备受新皇重用的南安郡王依旧在西海沿子带兵打仗,连一句话也没传过来。中立的态度十分暧昧不清。
\n
朝堂纷纭,每日变幻自不必细说。且说转眼间又到了冬底,朝廷方面开始进入年终清算之期。因上林苑原本就清闲无事,每日风花雪月,既不靠政治也不靠经济,此番天寒地冻时节,又很不必再撰写经史。于是连日以来,更是越发的休闲自在。每日里无所事事的赖瑾除了上班点卯,间或奉圣上之命陪着下棋说话,便是翘班归家,或是同冯紫英、卫若兰等一干好友结庐吃酒,或是与沈轩等人校场骑射,日子过的是越发有滋有味。
\n
圣上察觉之后,倒也并不曾怪罪如何,反而隐隐有鼓动之意。赖瑾知道乾元帝是想借着他与冯紫英等人交好的缘故,慢慢拉拢这些功勋世家。遂也不以为意,只是翘班的活计做的越发卖力起来。看在外人眼中,活脱脱就是个恃宠生娇的少年才俊。
\n
好在他年岁最小,平日里又注重交好上峰同僚,大部分人对此不过是一笑了之,并不曾放在心上。唯有当年略起了嫌隙的梅翰林瞧见这些个,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