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皇后娘娘听过女儿和薛宝钗的回话,又着身边的内侍一一查证,也觉得梅翰林一家贪慕虚荣,忘恩背义,实属小人。她虽然贵为皇后并不是很在乎庶妹的婚事,但梅翰林一家如此心性,可见是能共富贵而不能共患难之人。且这梅翰林一家子在朝廷清流之内的名声已经搞得恶臭,本身又不是什么精明能干之人,在身上跟前儿也不是很讨喜,皇后觉得自家真心犯不上为了这种人而污了名声。
\n
只不过梅翰林要求娶皇后庶妹的事情从未摆到台面儿上,皇后娘娘自然也犯不着下懿旨训斥。只是私底下告诉娘家从来没有这门婚事,然后将消息很隐晦的传播出去罢了。又想到薛家这两年在圣上眼中的得利,皇后娘娘也乐得做顺水人情。因此寻了个机会叫建安公主见了见那位薛二姑娘,又称赞了一些其为人端庄,安分随时之类的好话,算是为薛宝琴正名儿。
\n
虽然由始至终皇后娘娘都未曾出面,但是公主殿下都亲口说薛宝琴姑娘端方稳重、安分随时。那薛宝琴姑娘自然是最端方稳重,安分随时的。得到了皇后娘娘的善意和许可之后,薛家这边立刻着手退婚事宜。
\n
按照常理,退婚的事情自然是由薛宝琴的哥哥薛蝌亲手操办。但是因薛蟠不忿梅翰林一家的为人,自告奋勇要插手此事,势要让梅翰林一家领教领教皇商薛家的不好惹。薛蝌看着自家堂哥信誓旦旦热火朝天的模样,又想到今后少不得还要仰仗堂哥许多,只得不甘不愿的退居二线。
\n
而薛蟠为人行事向来高调跋扈,此事又求了赖瑾在暗中谋划宣传。于是没过两天的时间薛家就将当年梅翰林困顿穷苦受薛家老爷资助进学,后为感谢薛老爷的高义与薛家小女儿宝琴定下亲事,岂料梅家人科举高中点入翰林之后又嫌弃薛家中途败落意图悔婚,还借机诋毁薛家二小姐为人品性的原委张扬的人尽皆知。
\n
薛家财势雄厚,赖瑾又是满肚子的花花肠子。后来竟编写了一个话本,指使说书先生在薛家旗下的酒楼商铺里连连讲书。不过半月的功夫,梅翰林一家背信弃义的名声竟连大明宫都有所耳闻。
\n
每日里伏案批阅奏章忙的天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