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但之前他们可都是实名!比如从?前周献王的朱有炖就带着王府里的人亲自做了《诚斋乐府》呈送宫中,不少国子监(约等于国家?教育部门)和?礼部的官员,也常会写些?劝人向学,遵守礼法的戏曲,让人编演了,好‘教化万民’。
这?种伟光正文学,不但不怕署名,创作者好容易挠头写完后当然?要把自己的大?名写上,以彰显他们本人就像书中写的这?般忠孝无双。
但,如果这?家?书坊不会计较作者真名……
那他们是不是也能想写什么,就写点什么?
方才?还在批判不正经文学的官员们,忽然?就真香起来。
其实这?些?朝廷重臣们朝事忙碌,真香的已经晚了。
高朝溪已经与?姜离说过:近来书坊收到不少文人的投稿。有的对官场之事信手?拈来,只怕还是做过官的人。
“可以收啊,只要合适就可以。”不是那些?什么贞洁烈女?得到了神仙菩萨的好报;什么妇人苦盼出轨丈夫回?头,任劳任怨留在婆家?当牛做马十八年毫不后悔;以及那种落魄书生的意淫幻想,各种宰相之女?,公主都非要死活嫁给?他等故事便好。
若有新奇的好故事,何必不收。
“对了,但若有官员文人,以为匿名便无所?顾忌,敢写什么关于‘纤足’的好处……”
那就直接出门左拐到金拱门,把书交给?东厂的人去查吧。
这?又是另一种姜太公钓鱼了——钓鱼执法。
“再者,也可直接定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