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东南。东南打个喷嚏,或者运河稍微堵一堵,京师就要伤风得病。”
海瑞目光一闪,开口提问:“莫非世子殿下有迁都回南京的意思?”
朱翊钧是隔代天子,这一点朝野上下都心知肚明。
刚才那番话,让海瑞听出些预兆来。
要是世子有迁都回南京的意思,那他即位后就可能着手去办。
但是迁都在海瑞看来,对于现在的大明以及大明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刚峰先生,你误解我的意思了。我只是在指出京师发展的弱点,绝无迁都的意思。再说真要是迁都南京,九边就更守不住了。”
赵贞吉、徐渭和海瑞眼睛一亮。
海瑞是客人,性格又坦直少忌讳,忍不住问道:“世子殿下,为何说迁都南京,九边就更难守住了?”
“我朝二祖,奠定了大明如今的基础,列宗大致是在这基础上缝缝补补。洪熙年间,由于巨大的财政压力,仁宗皇帝有了迁都南京的意图,幸好不久后即位的宣宗皇帝坚持留在北京。
只是人一旦有了退路,就没有了斗志。宣德年间放弃开平卫,加上永乐末年放弃的大宁等卫,我朝防御北虏的防线退至九边。京畿的防线也被收缩至宣府、蓟州、辽东一线。”
后来又出现英宗皇帝的土木堡之变,北边的形势更加危险急迫。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鞑靼兵锋直抵京师安定门。
艰难至此,皇爷爷也不敢轻言南迁,为何?”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