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大变革时代,任何一位新学学子,都如饥食渴,对任何新学术、新思想,都会忍不住去了解。
卓吾公在师门内部宣扬的门内之学,早就扬于朝野。不瞒你说,我在嘉靖大学读书时,就从一位学长手里,拜读过一份手抄本,名字叫做.”
“忠伯兄,火车晃动得厉害,你不要拉着我到处跑。”
金学曾的声音打断了胡应麟和王士崧的谈话。
“子和公(刘应节)出任两广总督,跟我们一趟车。他是老前辈,难得有机会同乘一车,我们怎么能不去拜会呢?”
两人路过包厢门口,对胡、王拱了拱手。
金学曾无奈地说道:“我们待会回来。”
说着被王家屏拉着走远了。
火车还在继续,咣当声就像寺庙里的钟声,有节奏地在车厢里回响。
胡应麟问道:“仲叔兄,你刚才所看的手抄本,叫什么名字?”
“《世同文集》。”
“《世同文集》?”胡应麟思索道,“皇上赞叹恩师是‘心胸廓八肱,识见洞千古。孑然置一身于太虚中,不染一尘,不碍一物’,说他的学问是‘古今经义禁,佛儒俱不留。世人同喜怒,大道任恩仇’。
《世同文集》,是不是出自世人同喜怒,大道任恩仇?”
“元瑞猜得正是。《世同文集》说是抄集了卓吾公诸多新思想言论。
‘私者,人之心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