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好地方,别的地方根本想都不要想。
\n
于是,这场加薪的运动,很快蔓延到织坊、玻璃坊等其它行业,但其它行业,却没有那么好使了。
\n
铁匠毕竟需要一些技术含量,高炉也必须时常维护,但织机和烧玻璃、造船等行业却没有这么多麻烦,你不织,我便关门几日,反正生丝、河沙什么的放那里又不会坏,造船的木材更是要陈放才能使用。
\n
但织工们却不能坚持那么久,他们虽然也有一些组织,但襄阳的织工数量太多,根本覆盖不过来,而且内部分裂极为严重,所以,虽然各种反抗此起彼伏,却也没有先前那样大的雨点和雷声了。
\n
不过,这些也只是表像,在内里,许多襄阳的工人都谈起了铁坊那一次成功的涨薪,偶尔有空闲,都会讨论此事,他们在树荫下,在织机的机杼声中,在与家人茶余饭间,都会把自己代入那个位置,想着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
\n
那些平日里苛刻又让人敬畏的坊主们,居然能被他们这些泥腿子逼到认输。
\n
这样的事情,他们以前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也不敢想的。
\n
当然,也不是所有工人都认同这种事,在许多老实本分的人心里,这些要求涨薪的工人们,是不知足的,是忘恩负义的,明明是老爷们给了他们工钱,给了他们活路,这些人却为了一点小钱,放弃安稳的生活,这就是祸害!
\n
也有一些人,他们吸会默默地听,有反对的,他们会点头说是,听见赞成的话,也会觉得有道理,但两派在他们面前吵起了,他们便依附人最多的那一派,就像墙头的稻草一样,能很轻松地偏到随便哪一派。
\n
……
\n
崔曜对这件事是非常厌烦的,做为一地主政的官吏,他当然是不想看到自己治下出事,于此事,他还专门问了主上,这种事情,应该如何安排。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