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狠了,也有神药能用,不收人头钱,小孩也敢多养两个了。
\n
总之啊,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
\n
当然,也有不好的事,提起这事,妇人便有些愤愤不平:“这襄阳里,有一半士卒都是六镇胡人,剩下一半才是咱们汉人,这哪里行呢,将来万一这些胡人当了大官,又来欺负我们如何是好?咱村里有一家儿郎,进了军中,平日里写家书,都让他要英勇些,莫要被胡儿比了下去。”
\n
说到这,她又更生气:“我家大儿十五岁了,明明已经过了武试,没想到居然败在文试,唉,这骑枪队也太难入了,我儿还在家补着书,想着明年能再试一次,入那骑枪队呢,家里的老驴背上的毛都快叫他磨平了。”
\n
她这绣品,有一半都是为了儿子读书。
\n
居然,庶民不怕征丁,反而还让孩儿入伍?
\n
李媛华倒吸了一口冷气,无比庆幸和夫君来了襄阳,这要是像元修那样死硬,岂不是等死了?
\n
明白这点后,她神情便温柔起来,也想着讨要一个关系,让次子女儿们也早点去当陪读。
\n
-
\n
南国,建康城,萧衍又忙到傍晚,本能抬头看着空荡荡的王座,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n
好嘛,不但不回来,还要再生一位公子了。
\n
他忍不住磨牙,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能忍住不谋朝篡位。
\n
就在这时,一位小黄门匆忙过来:“尚书,谢国舅突然染疾,昏迷了。”
\n
萧衍微微皱眉,担忧之余,又有些幸灾乐祸:“这下好了,那位,是非回来不可了。”
\n
朝廷里有谢澜与他相互平衡,诸位大臣都能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