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为了这事,萧衍亲自过来道歉,萧君泽也大方地原谅了他。
\n
洛阳之地在大量新人的治理下,状况频发,在测量土地这事上,各种形状不规则的土地把新人们弄得头昏脑胀,终于知道为什么每次乡里收粮都是收个大概数额,从不要求精确的数量了。
\n
洛阳因为战乱,大量土地荒废无主,重新分地时,又出现了许多自称有契书的“地主”,元勰倒是铁面无私,下令除非在原地没有走的村户,其它土地都属于朝廷,需要重分。
\n
这事一出,引起襄阳报纸的广泛讨论不说,还弄出了另外一件大事。
\n
还有许多的人发现其中的bug,现在有许多无地的农户以乡、郡为队,都去了青州、河北等地,找那些已经逃亡的所剩下无几的村落乡里,开始入住占地,就等着襄阳统一时成为自家土地。
\n
这原因是因为襄阳实在太卷了,十年来,襄阳的人口数量涨了十倍,地少人多,工作也不是人人都有的,自己开垦沼泽虽然也能有土地,但开垦土地非常累,且需要四五年精心操持才能让贫瘠之田变得能多些收成。
\n
哪里比得上带上乡里没有土地的乡勇,一起去战乱之地,占据那无主的上田呢?
\n
虽然非常危险,但收获也多,有时百人乡勇,就能占据一两村的土地,还都是好田,如果运气好,还能捡上不错的房子。
\n
这种行为让他们冒了很大风险,然后,让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占据北方幽瀛之地的高欢居然主动给他们当雇佣兵,收起了保护费,还向襄阳大方地释放善意,亲笔写信,言说仰慕雍州治世多年,只是没有运气能投奔君刺史麾下,希望您给个机会,让他效力,且还说他也是六镇出身,起事反叛只是为求生路,手下的六镇儿郎并不想为害一方,只是实在没有吃食,才不得以而为之。
\n
萧君泽收到了高欢的亲笔信,信纸用的襄阳特产的芦苇纸,纤维泛黄还带着杂色,但价格便宜且不晕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