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后党一派,早就开始了和谈的行动了。
早在山县有朋突破鸭绿江防线的时候,总理衙门就开始寻求英、俄、法、美的帮助,请西方列强居中调停。
但是倭国不吃这一套,那个时候还没有打疼大清,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得不到。
所以倭国拒绝和谈,连李中堂的德籍顾问出面,都没能见到倭国的负责人。
接下来,清廷又派出了两位高官的大臣,前去和谈。
而那个时候,倭国正在进攻威海,准备全歼北洋舰队呢。
按照国际惯例,如果两国正式启动和谈,就必须休战。
所以倭国的代表伊藤博文故意各种找茬儿,就是不肯和谈,随后张、邵二人只能无功而返。
等到野津道贯扫荡东北,所向披靡,清廷接连丢掉牛庄、营口、田庄台等重要城镇,奉天、山海关,甚至京城都遭受到巨大危机时,光绪皇帝也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
并不是李鸿章和淮军不行,换作自己阵营里的人来指挥,结果也是一样的差,甚至更差。
迫于现实,光绪帝不得不撤销对李鸿章作战失败的处分,任命其为对倭和谈头等全权大臣。
二月二十四,李中堂与倭国全权代表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在倭国马关春帆楼开始议和。
李鸿章首先要求议停战,再议和约。
倭国则是借机讹诈,提出倭军必须占领大沽、天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