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县治,说着好像挺简单似的,实际操作起来,乱七八糟各种事情麻烦的很。
勘定县界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定县衙选址,规划县城布局,筑路、修城墙等等。
以前,猫耳山地区人少,随意发展,街面儿乱七八糟。
好在曲绍扬出任巡检之后,对原有的布局做了些调整规划,后续批土地建房的时候,也都尽量做到布局合理。
如此一来,县城规划就能轻松些。
不过,这县衙选址、修筑城墙道路等事宜,也够忙的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银子,没钱,啥都玩儿不转。
朝廷有旨意,可以拨一部分银两,其他的,则是由当地税收中出。
再不够,那就只能召集本都乡绅仕宦,共同出资了。
曲绍扬跟何厚琦找了精通风水堪舆之人,踏查多日,最终确定县城范围。
从猫耳山前,一直到鸭绿江边,东西宽,南北窄,随地形围起城墙来。
城墙高一丈二,厚七尺,总长度大概二十里,一共设城门七座。
东为长安门,东北为临抚门,北以卧虎山为屏障,修筑台安门,西北为临通门,西为通楫门,西南为西南门,南为临江门。
城中布局东西向三条大街,以光华、中富、文成为名,中富街为主要街路,中富街两端,还有东、西市场两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