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厂的托累,两年都上缴了大部分利润,也正是靠左宇轩的分公司,化肥总厂才一次又一次度过难关,从来没有托欠过员工工资。
但这可害苦了宇轩分公司的员工们,他们的工资福利发放也跟着捉襟见肘,为些分公司的员工们意见很大。
没办法,左宇轩往返总厂多次交涉,希望总厂给予政策支持,减少利润上缴份额,但都被总厂无情驳回。
而且有些总厂领导看到长沙分公司是块肥肉,想插手长沙分公司的经营管理,借着左宇轩的几次交涉,从旁扇风点火,造谣宣扬左宇轩有对总厂领导不满的言论,竟想要将左宇轩踢出局。
左宇轩是明白人,这么多年在领导岗位工作,抗压破局的能力还是可以的,对职场中的小人行径也不是一无所知。
但左宇轩对局势观看分析的比较透彻,知道企业改制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举措,永远也改变不了当前的局面。
左宇轩懒得勾心斗角,索性就借坡下驴,办理了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开始创业。
同时,左宇轩将公司提供的临时住房交还公司,这也是他和李萱诗不得不马上贷款买房的原因之一,而且只能由李萱诗来办贷款。
左宇轩下海经商的事情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的冲动之举,而是左宇轩在半年之前就有所意动的,并且也看准了几个比较赚钱的经营项目,只是一时之间不能割舍对总厂旧部的感情而独自发展,若不是因为总厂的几次打压太过分,而且娇妻李萱诗也全力支持丈夫出去创业,左宇轩也不可能这么快就下定决心。
虽是出去创业,宇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盲目发展,自己除了多年建立的人脉关系,也确立了公司性质和发展方向,握有几个赚钱项目。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