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严世蕃却一把将他拉了回来,压低了声音道:“李都督,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有什么话,出你之口,入我之耳——咱们就挑明了吧。如今你是站在悬崖边上啊,走错一步就万劫不复,不但自己,十族性命都不保啊。”
\n
李彦直打了个哈哈,斜睨严世蕃说:“东楼,你既是明白人,又何必来和我说这废话?我现在是走在悬崖边上,可你也是啊。而且你我二人都已经没有退路了。再说,就算咱们都知道危险,可你我还有退路吗?前面虽是万丈深渊,但我们还是得跳,跳不过去那自然就是粉身碎骨,但若跳过去了,兴许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n
他这话算说得很明白了:他自从拥立了隆庆皇帝那一刻起便没退路了,因为他明白嘉靖不会放过他的。他明白,严世蕃自然更明白,但这个独眼龙却依然微笑着说:“你跳不过去的。”
\n
“哦?”
\n
“你以为自己可能跳得过去,那大概是因为徐华亭在南京是早有准备了吧,可我告诉你,那没用。两京的形势你也知道,一个是冷灶头,一个是热灶头,那帮烧冷灶头的人蓦地见到一个大火团从天而降,还有不扑上去的?这是大势所在,徐阶就算在南京安插了几个亲信也没用的,只要陛下一出现在紫金山下,秦淮河边,南京六部的大小官员马上都会涌过去参拜拥立,这时候徐华亭安插的那几个人如果还不顺应大势出头压制,那马上会被人用口水淹死。没用的,没用的。”
\n
明朝自靖难之役以后,设置有北京、南京两套中枢系统,北京有六部,南京也有六部,而且南北六部都有齐全的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可以说几乎北京有的衙门,南京都有一套,只不过北京的衙门是实权衙门,南京的尚书侍郎们就都挂个衔头,是闲职,这些尚书侍郎们,品级俸禄虽然都和北京一样,但有职而无权,坐的都是冷板凳,历来都是那些在北京不受待见的贬官才被发配到这里来坐体面牢的,能够当上南京六部尚书、侍郎的人,其本身资历年望都不会在北京的尚书、侍郎之下,只要给这些人一个机会,他们摇身一变,一下子就可以从无权闲官变成大权在握的中央巨宦——这就是严世蕃所说的“两京大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