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后,处理漕运总督衙门遗留下来的事宜。
\n
而对于那些已经投降了的漕民,李彦直倒也没有失信,他下属文官清点口数,分作十五批,让他们前往南洋,第一批却是何五通的家眷,除了留下三个有办事能耐的儿子之外,其余都被率先发配往新加坡。船只和路上的口粮,都由海军都督府承办。
\n
何五通见李彦直如此安排,却也无奈,只好选择相信他,带着几个儿子认真帮他办事,希望这位都督看在自己勤谨的份上不要为难自己的家人。
\n
这次是大明成祖朝以后,由政府主持的最大规模的主动移民了。移民的行动一开始只是限定在作乱的漕帮帮众及其家眷总共六万五千余人,其中有两成人在事前或者途中逃跑,但仍有约五万人通过海船前往南洋。
\n
在此之前,李彦直已派胡宗宪南下,带领江浙福建的卫所官兵进驻南洋二十余个港口,其名义是“搜捕王直”,但王直这时已经被送到麻逸以南,在南海搜来搜去,自然搜寻不到,所以那约四万人的卫所官兵也就滞留于彼。不久后李彦直又出台了“探亲政策”,许卫所官兵在大陆的亲人前去探访,并为之安排船只,只是去南洋的船只多,且由官方公费,又有海军保护。从南洋回来就少了,且需自费,因此渐渐的就有了卫所官兵在南洋安家的事情。
\n
南洋的自然环境本来不错,若是粗经开发的港口,生活条件也不算差,且这里商业繁荣,物产丰富,奸猾的中国人到了这里真是如鱼得水,所以很多人便都不愿意回来了。
\n
而这次为了维持沿途的治安,江北、山东一带又有约两万会所官兵被征调去“押送”漕帮,但这两万人去了南洋之后也不回来了,其处理手段与江浙卫所官兵略同。
\n
这三大拨的人口迁移,大部分集中于吕宋、巴拉望、飞龙寨、新加坡,迁移的人口总数高达二十万人,而且人口的流入是集聚的,吕宋、新加坡等地方很快就形成了以华人为主体的社会,并开始同化本地人。
\n
这真是一项极其浩大的运输工程,为此海军都督府耗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