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在李彦直正主持向南海的大规模移民期间,马六甲一带渐渐传出一个传言,说李彦直准备在新加坡再设一个海关,以便控制马六甲海峡的进出口。
\n
这个消息在马六甲城出现的第一天就在商人中间传遍了,群商大哗,葡萄牙人当下就高喊着要教训教训布置好歹的中国人。
\n
“当初就不该容中国人在新加坡耕田!”
\n
一些马后炮抱怨了起来。
\n
李彦直在开始部署南洋攻略时,新加坡还只是一个荒岛,来了几百个中国移民在这里种水稻,又没有停泊大艘的船只,在沈门的努力下,当时周围的势力也就不太当回事,“来几个种田的,怕什么!”
\n
甚至有一些葡萄牙商人都笑中国人没出息,万里迢迢从大陆跑到新加坡来,居然不做一本万利的香料生意,却在这里种田!
\n
等到中国的移民和新加坡能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充足,码头进出的船只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等到新加坡的中国移民达到三千人后,形势就渐渐产生了变化,葡萄牙人猛地发现:他们已没法通过交涉或者威胁手段就赶走中国人了,因为这个地区已渐渐形成了一个新城,从中国大陆来的船只一般都不再在马六甲停靠而直接进入新加坡,既有了商船,就有了商机,慢慢的这里又形成了一个市集。欧洲人忽然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
\n
在李彦直的叮嘱下一直韬光养晦的沈门开始露出了他的獠牙,新加坡的港口防御工事逐步多了起来,战船也经常在马六甲海峡出口逡巡,北面的飞龙寨,东面的婆罗港也与之呼应,到了这时,葡萄牙人尽管觉得这里成了一个眼中钉,却已不敢轻易动用军事手段了。但沈门也仍然克制着不去骚扰马六甲海峡进出的商船。
\n
而现在,一轮一轮的移民潮中,以新加坡为目标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短短的半年中这个地区的人口增加到了三万多人,其中有七八成都是华人,沈门的姿态越来越高了,李彦直吩咐的“韬光养晦”战略他认为已经可以抛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