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闯,只是想以乃兄的性格,先跟他商量那定然是不许,而且从老家到京城,一来一回的也耽误商机,所以竟然先斩后奏,卖了田产跑到南洋去淘金,结果一到吕宋,本钱就翻了两翻。
\n
其实尚若正才智也只是中等,不算很会做生意的人,只是这两年的形势实在是太好了,很多人空手到上海一捞都捞得到一把把的金子。尤其在开海的前期,李彦直吩咐市舶司总署以及东海南海各舰队要适当照顾在职官宦及其家属,这一点就为尚若正减少了许多生意上的阻力。他哥哥是京城有一定影响力的言官,尚若正虽不仗势欺人,但把这层关系亮出来,上海市舶司总署、安平镇商会和哲河商会就都敬他三分,许多出来经商的京官家属也都来和他结交,这群人渐渐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互相帮忙又互相照应,有了这样一个保护网,等闲的坑蒙拐骗之辈就不敢轻易上门,而尚若水的地位又成了他的诚信资本,这生意就更好做了。
\n
也就在同一年尚若水升了言官科长,这个官职位虽然不高,但权力却大,“骂死宰相不赔命”,想批谁就批谁,想斗谁就斗谁,极不好惹!
\n
大哥官运亨通,二弟就生意兴隆。这中间的微妙关系,要跟外国人解释起来得长篇大论,但只要是中国人,也不用解释就应该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n
尚若正通过各种关系,贱价买到了一座出产香料的小岛打理,光是这座小岛,每年的固定进益就有上万两的白银。跟着货滚货钱滚钱,只三年光阴尚若正就成了拥有五个小岛,又在婆罗与哲河分别置办了五间店铺,从一个京官家属变成了一个南洋大财主。尚若正把其中的三座小岛、两间店铺转到了哥哥名下,并将岛契、店契转送北京。
\n
哥哥升官,弟弟发财,正是两得其美。
\n
尚若正也是个顾亲情的人,更何况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发财和他兄长的地位有偌大的关系,所以第一年赚到钱后就送了三千两银子北上,半年后翻倍,第二年又翻倍,然后就固定为每半年汇将近一万两的银子去北京。
\n
作为一个儒生应有的臭脾气,尚若水一开始听说弟弟不读书却转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