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在政治上倾向于保皇却又在开海中得到了利益,正如尚若水和刘左予。
\n
朝中几派力量的对比,微妙而平衡,在李彦直丁忧以后,开海派在舆论上一度失声,开明派掌握了朝政,而保皇派则利用“还政于天子”这个话题掌握了舆论的主导权。可是这次南海诸岛的失守却彻底改变了这个格局。
\n
保皇派的士大夫,并非人人都重视南海的,可他们中间的一帮人却由于在南海购置产业并从中获利,不知不觉中已被李彦直绑架上了这艘战船上,有这一帮人倒戈,保皇派马上就分裂了。
\n
与此相对应的,由于南海的战守问题成为舆论焦点,掌握海上力量的开海派自然而然地就重新回到话语权的中心来,开海派、开明派和保皇派一部分一加联合,整个朝局马上就出现了颠覆!
\n
对于这中间的微妙变化,朱载垕到现在还没搞懂呢!他只是觉得老天爷太开玩笑,只是觉得事情变化得出乎想象,他看到了这种变化,却还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更不知道这盘棋局之所以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背后具体是那几个人下了哪几招棋子。
\n
徐阶是明白的。
\n
这次的事件,他一开始觉得李彦直做得实在漂亮,漂亮得有些恐怖——人在福建,居然还能够操纵北至京城、南至南海的军政大局!
\n
可他很快就觉得,这次的事情套路与李彦直以往的行事风格有微妙的差异。这种微妙的差异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但在徐阶这样的官场老狐狸眼里,两种权谋套路的差异——哪怕只是很小的差异——也比长江与黄河的颜色差异要更加明显!
\n
“难道,不是李哲?”
\n
可从事件的得益者看来,应该是李彦直在操纵的没错啊。若是别人,也许思考到这里就停止了,但徐阶却继续深思。
\n
从利益结果反推回去的结论,和从事件推演过程中看到的表象既然矛盾,那也就是说可能有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