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收到邀请函。
对于如此谨慎的入会条件和制度,并不是没有人提出过质疑。
但大多数人都表示了认可和赞同。
越是严苛的条件,越能彰显这座俱乐部的珍贵身份。
如果人人都能进,那他们反倒是不稀罕了呢。
左杰也很会安抚人心,更从李学武那里学会了饥饿销售的道理。
每个月都会向一些待考察人员发出邀请函,请他们来俱乐部参加茶话会活动。
既缓解了他们对这里的急切心情,又保证了他们对这里的关注和向往。
能看不能玩,你说气不气人?
是的,参观是让这些人看看,并不是给予他们参与活动的机会。
左杰很巧妙地称呼他们为外围会员。
他绝对想不到,外围这个词会在后世被玩坏了。
周小白并不是回来度假的,更不是回来探亲的,他是被左杰邀请回来演讲的。
代表青年汇俱乐部,向外围会员讲一讲她的成功经验,是如何从一名待业青年成为优秀企业管理者的。
左杰对她事业成功的解释是天赋和努力,她自己的定义是勇气和运气。
至于两人说的代表了什么,估计花厅里的外围会员是听不懂的。
在了解青年汇俱乐部以前,他们还只是大院里的淘气包,或者是书呆子。
从未想过在他们这个年龄能真正地做些什么,或者赚多少钱。
疯玩,傻玩,瞎乐呵,这便是时代青年男女的基本情况。
等到了这里才发现,他们的同龄人,或者出身相当的人,乃至是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和人生目标。
这种发现是很惊愕的,或者说对他们的打击是很大的。
就好像有一条鸿沟把他们区分开来,鸿沟的那边是成年人的世界,而他们还站在属于孩子的世界。
这种茫然和打击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危险和致命的。
十六七岁,最是需要社会认可的年纪。
你看看参加大学习活动的那些青年普遍多大年龄就知道了,他们需要认可。
所以你说他们落后了,太幼稚了,玩的还是小儿科,他们哪里能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