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能力远超行业贸易商,必然会给到红星厂发展和进步的机会。
——
“用原材料组合人力成本,换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掌握和学习能力,这一步你们走的很明智啊。”
付采凝一袭风衣走在营城港码头的选址区域,身边是红星厂副主任高雅琴和营城工业负责人葛平。
李学武走在了她的右后侧的位置。
“也是无奈之举啊——”
高雅琴同为女同志,气质对比成熟内敛的付采凝并不差,更有一股子英气勃勃。
“我们要是有技术、有设备,绝对不可能贱卖劳动力,”她言语间的无奈任是谁听了都感受得到,“但这就是我们的使命和机遇,毕竟没有免费的午餐嘛。”
“哎,你这话说的很对。”
付采凝笑着看向她点了点头,说道:“我们组织就是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呵呵呵——”
一行人从车上下来,多走了几步,便到了一处选址地,葛平指着前面做了情况介绍。
其实葛平走在队伍也很憋屈,红星厂不干人事啊。
早就有风传出来,红星厂要在营城追加投资三千万,建设集装箱货运码头,建设铁路运输仓库区等等。
反正风吹的很大,人却迟迟不来营城谈话。
现在人来了,风特么吹歪了。
因为红星厂根本没有直接同营城谈话的意思,是越过了他们,直接联系到了辽东。
要依着营城市的态度,是要给红星厂一个下马威的。
当然了,这个下马威也要适度,不能太狠了。
因为东北这一块,适合开港的地块可不老少。
营城船舶同滨城船舶还有紧密的合作,要真给人家难堪,把港口的选址放在了滨城,那可就热闹子了。
放走了红星厂,气走了三千万,营城工业的工人还不把他们给撕了啊。
可是啊,李学武做事从来都是洪湖水浪打浪,一浪跟着一浪上,把对方拍死在沙滩上。
不是人揍的,竟然搞花花肠子。
红星厂不仅仅带来了外贸考察团,还带来了中潤和五丰行的代表,是要合作开发营城港码头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