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正在忙碌的妇人,不经意间抬头,瞥见陈氏往田里走,惊叹道:“陈氏竟然来地里干活,可真难得?”
“陈氏命真好,两个女儿都嫁得好,十里八乡也是没谁。”
“陈氏这懒妇,今天怎么愿意出来,平常不都在家偷懒,啥也不干。”
这年头除非闲得慌,否则都忙着生计,很少有人会关注旁人家事,对于陈氏的事,也就不清楚,听到这话一下来了兴趣,“啥情况,说来听听。”
妇人隔着田埂,说起陈氏的情况,“这妇人前些年,天不亮就往镇上去给人浆洗衣裳,可洗衣裳的活计本就不累人,家里家外的活才磨人,那些琐事原本是英娘操持,她嫁人后,底下妹妹接替,这么些年都是如此。”
隔壁妇人接话道:“英娘是个有福气的,嫁进宋家就得了两儿子,往后还是官夫人,算是先苦后甜。”
“确实如此,连带着底下妹妹也能说个好人家。陈氏自英娘出嫁后,停了浆洗的活计,在家啥也不做,儿媳做月子还是白果那丫头伺候的,唉!人比人,气死人,陈氏还不到五十岁,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可就不是懒。”
“之前不觉得,听你这样一讲,陈氏确实挺懒的。”
对于村里人的议论,陈氏毫不知情,当然就算知道她也不以为意,只会觉得这些人是在嫉妒她。
生孩子谁都会,可生出有能耐的女儿,只有她陈氏。
晚上苏玉林几兄弟回来,听说三妹(三姐)从京城回来,宋清淮往后还是广山县县令,全都为她高兴。
特别是苏玉华和苏玉祥兄弟俩,姐夫是进士出身,他们想要出人头地的心更坚定。
总不能让姐夫失望,一年到头的束修,还有笔墨纸砚的费用可不少,若一事无成,如何对得起亲家公还有姐夫的栽培。
苏玉华与弟弟对视一眼,决定道:“八弟,晚上推迟半个时辰睡觉,早上提前半个时辰起床,咱们一定要考上进士,否则对不起三姐和姐夫他们。”
苏玉祥点头,“听七哥的。”
七哥学问比他好,还这般努力,自己也不能落下。
晚饭过后,苏白芷和苏白桔照例收拾碗筷,其他几人准备回屋,却被苏大山叫住。
“都坐好,我有事宣布,芷娘碗筷放在厨房,待会再洗,过来一起听听。”
“好的,爹。”
人到齐后,苏大山看向陈氏,平静道:“孩他娘,去把钱匣子拿出来。”
陈氏不明所以,还是听话的起身,端着堂屋的油灯往屋里而去,少了光亮,堂屋瞬间陷入黑暗。
兄弟姐妹几人不知爹是何意,谁也不敢开口说话,气氛安静的过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