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的春风,同样刮到了京城。</p>
天子脚下,最不缺的就是消息灵通的人,以及聪明人。</p>
从正月开始,皇后薨逝,京城的气氛就隐隐变得紧张起来。</p>
从公侯再到百姓,大家都老老实实地夹着尾巴过日子。</p>
待周皇后下葬,已是二月。</p>
县试开考,忠宝送兰渊前往考场。</p>
明知道那个人远在千里之外,不可能出现,但兰渊还是在考场外等了半天,然后才随着众考生走了进去。</p>
忠宝紧张不已,在考场外团团转。</p>
他不懂读书科举,只听汤姑姑说过,有的人读到胡子花白,还只是个老童生,连秀才都不是。</p>
不知道兰公子能不能考中功名?</p>
别人不清楚,他作为近身伺候兰渊的,太清楚兰公子有多么辛苦。</p>
明明已经是工部主事了,大小也是个官儿,但他每天回到家里,还要挑灯苦读到三更。</p>
第二天照样在工坊里忙得像陀螺一样,一年到头,只在过年期间休息了几天。</p>
问题是,他还那么年轻!</p>
说到年轻,忠宝不由得想起更年轻的公主殿下。</p>
别人不知道公主去做啥,他作为汤姑姑的干孙儿,还能不知道吗?</p>
这宫里已经变天了,只不过外人还不晓得而已!</p>
正月十六那日,赵太后再次临朝,宣称陛下因周皇后薨逝,大为悲恸,以至于无法起身。</p>
和亲王也出面,表示皇帝的情况确实不好。</p>
相比于帝后二人,朝臣们更想知道,鞑勒使臣团那边究竟如何了。</p>
龙椅空悬,赵太后坐在凤座上,她神情端凝,虽然脸上难掩憔悴,但整个人看起来很是镇定。</p>
“就在昨夜,哀家已经下旨,就地斩杀了鞑勒使臣团,不留一人活口。其余尚未离京的使臣,也都已命人将其控制,暂时不得离开。”</p>
大臣们齐齐变色。</p>
有人忍不住惊呼道:“娘娘,那可是鞑勒的大王子,他不是说……”</p>
赵太后呵斥:“住口!朝廷从未承认过鞑勒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