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信大明
首页

第31章 政令不通?好办!

一口气将朱元璋的来信读完,李晗揉了揉眼睛,让大脑休息休息。

老朱还真是个问题宝宝呢。

当然,治理一个国家,自然会面对无数的问题,摆在朱元璋这里,首要面对的,便是由洞庭湖洪涝引发的政令消息传递过慢的问题。

洞庭湖在洪武十五年发生了洪涝吗?

李晗仔细想了想,没有什么印象,不过明朝哪年不遇到个洪涝干旱的?

实属大明的日常。

或许这一次并未造成严重伤亡,所以没有在史籍中留下一笔,很有可能只记载于当地县志中。

只是由此延伸出来的政令传递不通达,传递速度太慢的问题,倒是启发了李晗。

近代以前的历史中,传递消息有且只有三种方法,一种是驿站,一种便是镖局,另一种,便是榜文了。

驿站和镖局除了功能有所区别外,其性质也大差不差。

至于榜文的话,只能适用于公开发布的消息,比如通缉令,又或者是发布科举金榜。

像洪涝这种紧急消息传递,相信没有哪个官员脑袋进水会选择用榜文来传递。

因此面对紧急情况时,朝廷传递政令就只有驿站这一种选择。

所谓快马加鞭,日行八百,并不是夸张的说法。

古时一般每隔二十里左右会设一个驿站,如果是“马上飞递”的紧急消息,会每经过一个驿站换一匹马,通常速度会达到每日四百至八百里。

八百里加急便是这么个意思。

但这个速度,在面对天灾人祸一类紧急情况时,还是太慢了。

只不过,这个困扰了朱元璋乃至历代帝王数千年的问题,在李晗的眼中,其实很好解决!

无线电啊!

最早的无线电报机由意大利工程师伽利尔摩·马可尼发明,当然,他和特斯拉关于无线电之父这个名号的争议并不在李晗的考虑范围之内。

虽然无线电传播距离最远能达到数千公里,不过这得考虑波段、功率、干扰,还得搭建电台。

以大明朝的现实条件,搭建电台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况且,发报机这玩意操作异常复杂,摩尔斯码在大明的普及也是个大问题。

那么用数台高功率便携式手台作为中继呢?

李晗忍不住打了个响指,明朝的驿站制度已经很成熟了,只要给相应距离的驿站配备无线电手台,让其连续不断的作为中继传递消息不就行了?

虽然麻烦了一点,但秒行六十万里和日行八百里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不是吗?

至于电池的话,这个反倒是最不用担心的问题。

电池用完了,买新的送过去不就好了?

至于还需要各个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

相关小说

大宋文豪 历史 /
大宋文豪
西湖遇雨
本站提供(西湖遇雨)大神最新作品大宋文豪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大宋文豪讲述的是少...
626889字07-27
大宋财经周刊 历史 /
大宋财经周刊
北方吴彦祖本祖
本站提供(北方吴彦祖本祖)大神最新作品大宋财经周刊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大宋财经...
446073字07-18
惊涛落日 历史 /
惊涛落日
康斯坦丁伯爵
本站提供(康斯坦丁伯爵)大神最新作品惊涛落日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惊涛落日讲述的...
1263015字07-26
相国在上 历史 /
相国在上
上汤豆苗
本站提供(上汤豆苗)大神最新作品相国在上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相国在上讲述的是当...
410424字07-30
清妖 历史 /
清妖
傲骨铁心
本站提供(傲骨铁心)大神最新作品清妖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清妖讲述的是中堂我身居...
1056575字07-15
红楼帝业 历史 /
红楼帝业
挽铖
本站提供(挽铖)大神最新作品红楼帝业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红楼帝业讲述的是穿入红...
914282字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