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而完成大学学业的,通过考核的,可入六部为官,或是以研究员的身份进入各大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而研究员,为正八品官身!
即便没通过考核,也可进入工厂成为高级技术员。
而京师匠造书院,则正式改名为帝国理工大学,成为大明第一所大学!
李敏也从书院的祭酒,升格为大明第一任大学校长。
消息一出,顿时便在百姓中间炸锅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寒门学子,不再需要苦读十数年,辛辛苦苦去科考,有时甚至一辈子都考不上。
如今只需要好好在学校里完成学业,便能拥有官身,吃上皇粮!
而且学校的收费并不高,普通家庭完全有能力供养孩子上学,不过比起学费来,百姓们看到的却是,这是彻底改变家庭出身的大好时机啊!
不少国子监的学子,更是直接申请理工大学的入学考核,不为别的,光是那帝国理工大学的名头,便比国子监不知响亮了多少。
除此之外,更让不少学子甚至是私塾的先生们眼馋的是,大明师范大学的建立,吴道行吴大儒,则被正式任命为大明师范大学的校长。
因为朝廷规定,凡是师范大学毕业的学子,直接安排进入各级学校当老师,同样授予从八品官身!
不少私塾的老先生们顿时就流泪了,考了一辈子的科举没中过,如今只要能在师范大学里学四年,便能马上拥有官身了。
这可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啊!
于是乎,不少私塾的先生干脆闭门不教书了,安心在家苦读,便是为了通过师范大学的考核。
至于孩童没人教咋办,反正不少孩童们都要去小学上学了,也没有多少心思学那之乎者也了。
这一番操作下来,也直接让士族文坛傻眼了,陛下,这是要撅他们的根啊!
光大学学子通过考核便能入六部当官这一招,便是皇帝陛下在宣告天下,科考,不再是当官的唯一途径。
这也意味着,以前被文坛把控的官场,将逐渐被工业党所取代。
不过唯一让他们聊以自慰的,便是陛下保留了科举这一途径,而且大学生不能直接进入东阁和文渊阁成为大学士,这似乎也是陛下为他们保留的最后的颜面。
而有聪明的人则敏锐的意识到,在不久的将来,科举考试终归会被淘汰。
既然如此,不少文坛世家,抱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心态,让族中部分子弟,年幼入学小学,而年长的,则不再去书院上学,而是做好中学和大学的考试准备。
此时此刻,作为大明唯二两个大学校长,本应为大学的组建而忙碌,但两人此时,却带着理工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