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则是对李晗的佩服之意,和李晗接触这么久了,他心中自然清楚,老李几乎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一般的存在,但每次和他通信,都会给自己带来新的感悟。
这或许就是至圣贤师真正的含义,总会在自己考虑不到的地方提点自己,让自己在明君乃至千古一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我看来,从应天府到松江府铁路的建设,将会给整个江南地区提供一个很好的范本,即告诉江南,乃至天下所有人,大明已经正式步入工业社会,而工业,将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这么说太粗浅了,
嗯嗯,朱元璋又是不自觉的点头,感觉再一次回到了和李晗最开始通信的时候,那时的自己,就像是初次入学的孩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饥渴的吸收着李晗这位先生所传授的宝贵知识。
而这种状态,正是他最享受的。
“当江南地区开始通上铁路后,带来的变化将是全方位的,不光是因为江南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更是因为这里是大明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如今也是工业中心。
整个大明的目光,如今都集中在这里,那么以下的几点,绝对是老朱你要注意的!
其一,在江南地区通上铁路后,随着货物运输速度的翻倍提升,贸易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这将带来第一步变化,即整个江南地区的资源将会重新整合、分配。
什么是资源,在这里的含义是商品、金钱,矿物、农作物等等,以及,更重要的人!”
人?
朱元璋有些顿时就愣住了,资源,不就是金钱和货物么,当然,矿藏也算,牲口家禽更算是资源,但是老李这么说的话不是将人和牲畜等同起来了么?
在他的认知里,还从未将人这个概念,和资源结合起来。
他挠了挠脑袋,在传统的儒学观念中,天地之性人为贵,怎会和资源联系在一起?
也即是说,在这种语境之下,人将不再为人,而是具有价值的,资源!
他发现,李晗正在一步一步打破自己原有的观念,将它们揉碎,然后再重新塑造起来。
这或许正是让国家,让民族强大起来所必须具备的思想!
突然间,朱元璋想起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或许,老李正是站在天地圣人的角度,来向自己诠释人为资源的概念。
在天地圣人的视角之下,一切平等,这么来看的话,人为资源,也没有什么不对的,这或许更契合圣人之道。
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未免也太没有人情味道了,可在咱老朱看来,老李却是一个充满了人情味的人!
“人当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