銄不是,户部管着天下钱粮,而年遐龄在湖北巡抚任上,年希尧也在广东,都与户部有着关系。
\n
老八在大选之前找了一天跟老爷子无意谈及户部事时,便有意无意的提到了年家。当然也都是夸年家父子很有经济眼光,做事如何的有条理啥的。老八倒也没无的放矢,人家年家父子在这方面做得是不错。
\n
老爷子听老八说了,一查也真是。天下能干的臣子那么多,老爷子记得起年家才怪,年家又不是他的嫡系。当然,如果说,葛尔丹不宁时,老爷子可能会上心点,可是现在蒙古安定,老十四如愿去了陕北,挟制西藏,老爷子现在吃得香睡着着的,天下大定,还有什么可操心的。当然对外臣的记忆力是直线的下降,若不是老八提,老爷子还真是想不起包衣里头,还有这么出众的一家。
\n
正对年家好感倍增时,大选开始了,年氏也就没什么意外的过了初选,而德妃又来说,选了年氏,想给四四做小,四四府上也好几年没进新人了,正好补充一下。
\n
现在四四府上是子嗣最少的了,连老八身边没人,都生了四子一女了,德妃想想就气不打一处来。虽说现在有两个怀上了,但德妃心气高,一定要在数量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当然质量这事,德妃还真不要求,反正她最喜欢弘晖,弘晖也够优秀就成了,其它的,凑上数就成了。
\n
老爷子把年家的人一看,再把德妃的条子看看,想想,大笔一挥,侧福晋就落在年氏的头上,让年家得了大大的惊喜。
\n
年氏这样,留牌是必然的,只是看给谁了。年家是四爷府的包衣,自然要跟着四爷的,除了留给老爷子,四四绝不会让年家的女儿到别人家去,给自己徒添变数。
\n
老爷子年纪大了,留人也不会留这些有可能有大用人家的孩子,不能让臣子们寒心不是。四四早就跟德妃提过了,若是老爷子不留,那就得弄到四爷府。那会四四可是连见都没见过年氏的,一切是从大局出发的,真与风月无关。
\n
老八知道四四不会让年氏到别人家,他只用在老爷子面前提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