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并不高,但人气却很旺,附近的一些个老大爷还有孩子几乎没事就往大碗茶跑,老大爷们往往是几个一起,满上大碗茶,边聊天,边听着台上的说书人说故事,能一坐就是半天。
\n
小淘空闲的时候,把那本古镜记给加以白话改编后,就让说书人一节一节的说,孩子们则站桌角,听故事,听得入迷,到吃饭的时侯也不舍得归家,只等自家老娘来扯耳朵,才哇哇大叫。
\n
对于来管事的想法,小淘是理解的,但说书这事不能照搬,要不然,同样破坏了曲园茶楼的格调。小淘倒是想起清末时,那种戏曲于茶楼结合形式,这个可以借鉴一下,每天抽着一段时间,戏剧,说书,杂耍可以轮着来,自然能不断的给客人带来新鲜感,当然,这个时候后世的京剧,越剧,黄梅戏什么的,都没有。
\n
但这时,有一个特有的戏种叫参军戏,就是两个角,一个是参军,一个是苍鹘,便是净角于丑角,内容以滑稽讽刺为主,很类似于后来的相声和双簧。这个在这时代很受欢迎,看着十分的乐呵,还有一种是歌舞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踏摇娘,所谓踏摇,便是且步且歌,这两个戏种在很多时候是可以融合的,小淘想着,借助歌舞的技艺,还有参军戏的逗趣,再融入一个曲折的故事情节,这样就编成了一部大戏。每天固定时间在曲园茶楼上演,到时绝对是勾人眼球不偿命的。
\n
于是便把主意同来管事等人说了说,一至认为值得试试,最后就定了下来,而接着,自然对是对曲园茶楼的重新装修,一楼原来的格局改变,在中间设一个大戏台,所有的坐位全部围着这个大戏台而设,而二楼,四周全用圆木大柱支撑,上面设有走廊,然后同样围着中间的设立一个一个的包厢雅间,这样二楼的人,坐在雅间里,就可以欣赏到一楼戏台上的戏剧。
\n
这次装修,小淘就交给来管事和蒋四负责,青菊则负责歌舞演员的训练,而故事剧本嘛,这东西是难不住小淘的,后世的精品的电影电视不知有多少,还有更爆炸数量的网络小说,拿来主义就是。
\n
好不容易,小淘安排妥当,就在家里把心里的故事写下来,而那青菊则每天来拿第二天要排练的故事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