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初问道:“威远侯朱成功,不久前拜表来附,可谓英雄乎?”
“朱成功与隆武帝名为君臣,情如父子,抗清之志颇坚,海上之师颇强。然朱成功的水师未经大战,不习陆战,只据有金门、厦门弹丸之地,兵多粮少,非长久之计。成功是否英雄,尚需观察。”
堵胤锡说罢,又把丹初端详片刻,说道:“我倒觉得,爵帅为当今世上第一流之英杰。”
赤军羽翼未丰,仍需谨小慎微。丹初连忙摆手,笑道:“阁老说笑了,岑某兵微地寡,涉世不深,怎敢以英杰自视?”
堵胤锡却放下酒杯,正色道:“国事艰难,有志之士当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不必藏头露尾,更不能妄自菲薄。爵帅乃忠烈之后,虽然年轻,却有经天纬地之才,实为不世之才、超世之杰也。”
能得到堵胤锡的认可,岑丹初很高兴,也很激动。他端起酒杯,起身遥望夜空。只见明月大如圆盘,星汉璀璨,银辉洒下,把寅宾馆照得雪白通亮。
“阁老谬奖。某十七岁投军,入宣国公麾下为卒,之后几经战事,不到四年,积功至定虏侯。朝廷厚恩,某日夜思报。“如今大局崩坏,大明以蛮荒之隅,御滔天之敌,难于上青天矣。为今之计,勋镇必须抛除成见,加强联络,彼此策应,方能保住西南根据之地,再图进取。”
自然而然的,丹初把话题引到了联合勋镇上。杨畏知与大西军关系密切,堵胤锡则与忠贞营有恩。若能争取到两人,对赤军大有裨益。
众人也都站了起来,举杯邀饮。
丹初继续说道:“阁老、杨先生,试想一下。西南有孙可望的西军,东南有朱成功的水师。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可以遥相呼应,会攻南京。
“西军据有云南、贵州,兵强马壮,可兵分两路,一路入四川,一路入湖广,尔后顺江而下,直扑南京。朱成功可号召东南水师,经吴淞口溯江而上,配合西军会攻南京。
“与此同时,粤师入福建,忠贞营、滇师、楚师、桂师入湖南、江西,牵制各省鞑子。待西军、水师攻下南京,南方形势自变,大明可与鞑子划疆而治矣。”
这个战略看似异想天开,其实很有可行性。八旗兵力太少,绝大多数都部署在北方。放眼整个长江以南,清军只部署有绿营兵,仅在南京驻有少量八旗,总人数还不到一千。只要明军集中兵力攻下南京,整个南方必会迅速易帜。
“哎!”堵胤锡叹道:“此计甚妙,只可惜,朝臣不识大体,至今不愿承认西军。今上没有威望,亦无力节制孙可望、朱成功。”
杨畏知也叹道:“孙可望在西军也不能说一不二,李定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