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毫动摇。”
话虽这么说,斥候却源源不断地传来情报,令刘希尧惊疑不定。
“报大帅,赤匪水师只有二十来艘战船,却都式样新颖,炮火猛烈,速度甚快。陈邦傅水师大败,楼船被毁,车轮舸一半被毁,一半投降,波山艇大半逃脱。”
“报大帅,赤匪水师只攻击陈邦傅的水师战船,暂未攻击我军船只。”
“报大帅,赤匪三座大营开门列阵,意欲挑战。”
……
听说赤军出营列阵,刘希尧大为光火,随即下令集结士卒,准备出战。
刘芳亮谏道:“赤匪之前就遣使通好,愿与我军结盟对付陈邦傅,今日在浔江上只攻击陈邦傅的水师,不攻击我军战船,其意不言自明。
“我军船只皆为八桨船,只能装载家眷辎重,不堪水战。陈邦傅水师既败,我军辎重、家眷受到威胁,随时会受到赤匪攻击。士卒士气已沮,战意全无。大哥,何不遣使问明情况,再定战守之计?”刘希尧刚愎自用,说道:“赤匪船少,只能集中攻击陈邦傅的水师,稍兵必会攻击我军。他们已经出营列阵,事急矣,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我们打得赢就过去,打不赢就渡江南下,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老弟,你尚未痊愈,就留下看护老营。且看我破击赤匪,以逞军威。”
说罢,刘希尧不由分说,点起兵马,前去迎战赤军。
申初时分,两军接战。赤军以步兵第二标、第四标正面迎击忠贞营,亲兵标位于后方。除去辅兵、守兵,赤军在前线集中了约六千人马,人数与忠贞营相当。两个步兵标结成空心方阵,对战忠贞营的“三堵墙”。亲兵标按兵不动,充作预备队。
刘希尧故伎重施,驱使难民为先导,其次布置骑兵、步兵,为大顺军有名的“三堵墙”战术。难民手无寸铁,多执竹矛、农具,若有掉头后退者,立即被骑兵砍杀。同样的,骑兵若有掉头后退者,身后同袍可以立斩马下。
“三堵墙”战术没什么奥妙,唯独对纪律要求很严。士卒有进无退,故能往往成功。
只不过,大顺军鼎盛时,临阵不常驱使难民。忠贞营没有根据地,不能自产火器,火器装备落后于清军、明军,常常驱使难民当肉盾,消耗敌军火器。
赤军步兵结成空心方阵,阵型奇特。刘希尧也算久历戎行,却鲜少见过这种阵型。铳兵布置在方阵外侧,鸟铳上有刺刀,如同刀矛。因有难民在前,他们并未开火。另有大队骑兵,置于步兵左后方,并不急着接战。
靠近赤军方阵,白花花的刺刀令人胆寒,难民打死也不敢向前了。
忠贞营利用难民躲避铳炮的目的已经达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