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不足。依你看,我军水师有哪些优长?又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丹初盯着阮廷峰问道。
阮廷峰早就听说过,丹初喜欢考问将领。将领有真才实学,往往脱颖而出,若无真才实学,往往被他问得面红耳赤,原形毕露。他是个有心人,早已考虑过问题,随即令人取出几张稿纸,说道:“爵帅,职下日前拟了个稿子,请您过目。”
真是意外之喜。丹初与俞厚基相视而笑,说道:“不错,不错。”
“水师常借风力,水力,官兵无骑马步行之苦。某在船上颇多空闲,故能拙作几篇文章。”
丹初取过稿纸,只见标题赫然几个大字“五屯所水战刍议”,内容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先是简要叙述了五屯所之战的经过、战果,接着便是总结得失,提出建议。
“嗯。思路清晰,句句真知酌见。”丹初赞道,又遗憾地说道:“不过,赤军财力有限,水师耗资巨大。我们得量力而行,有些现在就可以做,有些还得等将来做。你挑几个紧迫、现实可行的问题,给我们讲一讲。”
“诺,”阮廷峰答道,略一沉吟,说道:“水利之利,要在火力,在航速。火力之猛,全靠船炮。航行之速,全在水手。
“三版船小,速度最快,可深入河浜港汊,临战之时,往往争先在前。但三版火力太弱,虽能抢先致敌,却不足以摧毁敌船,必须倚仗长龙、快蟹。
“快蟹相比长龙,载炮相同,但船身更长,船体更重,水手更多。如此设计,初衷是想增加快蟹的航速。但事与愿违,快蟹的航速反而不及长龙,盖因增加水手的同时,船体也增加了许多。
“一艘长龙,不算火炮,费银三百八十两,比快蟹少七十两,无算增加水手、橹手的费用。因此,某建议废弃快蟹,专用长龙、三版。
“此外,长龙火力虽猛,却笨重易以掉头,易受敌军攻击,必需有三版船随时策应。眼下,水师一营编制一艘长龙、一艘快蟹、九艘三版,另有辎重船若干,配水兵三百八十名。
“九艘三版小船策应两艘长龙大船,实感力不从心。不如改定为一营编制一艘长龙、九艘三版,与之配备的辎重船、水兵也将减少,水兵总人数可减至三百名。如此,似乎更为合理。”
哎呀!丹初猛地想起,湘军水师后期同样废弃了快蟹,只用长龙、三版两种战船。
这阮廷峰真有两下子,这么快就发现了问题。船小好掉头,赤军水师新建不久,发现问题理应立即改正。
“很好,”丹初欣然说道:“知行合一,亲历其事,方知其中真理。就按你说的办,废除快蟹船,改水师营制,一营编一艘长龙、九艘三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