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楚党,堵阁部为吴党耳。”
丹初耐心解释道:“此外,阁老总督军务,想领军出征,怎奈朝廷大臣都是楚党,户部不给钱、兵部不给人,镇峡关、梅关、严关闭门不纳,将奈之何?”
众人大失所望。刘芳亮早就对朝廷心灰意冷,恨恨地说道:“吴楚相争,阁老忠而见疑,小人奸而当道,这烂透了的朝廷,还有什么指望!”
高必正却想得远。堵胤锡、陈邦傅都是吴党魁首,忠贞营跟着堵胤锡混,又与陈邦傅结交,已然站错了队。李元胤指使梧州守将攻击忠贞营的船队,便是明证。陈邦傅兵马疲弱,人品又差,并不值得倚重。
或许,岑丹初崭露头角,值得深交,赤军兵马精锐,堪作盟友。他又佩有征蛮将军印,可号召广西土司。忠贞营到了柳州,周围土司林立,不得不早作防备。
想到这,高必正毅然说道:“爵帅志向远大,年轻有为,若不嫌我为大顺旧将,你我结为兄弟如何?若果真如此,忠贞营将与赤军永结盟好,遇事互相支援,决不背弃。”
丹初正有此意,与高必正互换兰谱,结为兄弟。
礼毕,丹初试探着说道:“陈邦傅心怀叵测,听说将有劫驾之举。若果真如此,我当为国除奸,统军击之。”
既已与忠贞营修好,丹初终于腾出手来,也该料理陈邦傅了。
刘芳亮正想报答丹初不杀之恩,抢先说道:“陈邦傅小人也,爵帅为民除害,忠贞营自当配合。”
此举十分无礼,但农民军将领就是这样,有啥说啥。高必正微感不悦,却同样鄙视陈邦傅的为人,虽已纳陈氏女儿为妾,亦说道:“弟伸张大义,为兄自然赞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