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
“火枪射速提高多少?”丹初一边端详,一边问道。
“比火绳枪提高了五成,熟练射手可以提高一倍。”柳同春笑道,甚是得意。
纸壳定装弹的普及,使赤军火绳枪射速提高到了每分钟发射两发子弹。有了新式燧发枪,火枪射速可以提高到每分钟三发甚至四发。
经过严格训练的火枪兵,应该能把燧发枪射速提高到每分钟五到六发。丹初记得,普鲁士军队曾对士兵进行过严苛的训练,使火枪手射速达到了每分钟七到八发。
临战之时,燧发枪无火绳误燃之虞,火枪手可以结成更为密集的战阵。这样综合下来,赤军火枪火力密度将大为提高,对付满洲八旗也将更有把握。
“杨方,你来试试。”亲兵队长杨方精于射击,取过燧发枪,简单熟悉一番,随即准备子弹。只听“砰砰砰砰”几声枪响,硝烟还未散开,子弹已经打完,射速较火绳枪快上许多。
“好枪!好枪!”杨方赞不绝口,说道:“操作比火绳枪方便多了,也不容易哑火。”
柳同春又取出另外一支短枪,说道:“爵帅,此枪与长枪口径相同,子弹皆可通用,只是枪管稍短,不佩刺刀,将来专门配给骑兵、水兵。我请步一标骑兵队的兄弟试过,他们可以在马上射击,只是射速略慢。”
“嗯,不错不错。”丹初甚感欣慰,说道:“有此火枪,赤军临战杀敌更有把握矣。对了,此枪每月产量如何?”
“枪炮厂每月可生产三百支燧发枪。水力机春节前可以调试成功,届时生产效率还能再提高一倍。对了,为了保密,金秀铁器局已经停产,工匠大都迁至南宁。”
军中还有一千五百支新式火绳枪,只需更改发火机构,就能改为燧发枪。
“请爵帅为此枪赐名。”
丹初思索片刻,想到好几个名字,却都不满意,抬头看见战船上正飘着一面大旗,上书自己的官爵“定虏侯征虏将军岑”,顿生灵感,说道:
“赤军的主要敌人是北方的鞑虏,就把这两支枪命名为‘定虏’吧。长枪称为‘定虏式步枪’,主要配给步兵使用。短枪称为‘定虏式马枪’,主要配给骑兵、水兵使用。”
柳同春大喜,随即说道:“爵帅,九节十成炮已经研制成功,威力与两千斤红夷大炮相当。请爵帅一道赐名。”
此炮意义甚大。从此之后,赤军野战也能带上九节十成炮,临战时旋接而成,可当重炮使用,在炮火上碾压敌军。
“就叫它‘十成炮’吧,”丹初不假思索地说道,又问:“十成炮可能发射开花弹?”
“普通钢不行,得用弹簧钢才可以。”柳同春颇感遗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