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集中,岑丹初威望崇高。元帅行辕一纸文书,就可剥夺前线大将的权力。
吴捷赶紧低头认错,狼狈坐下。
丹初叹道:“朝廷虽然没有威望,却是大明正统。国朝讲礼法,礼法本身就是威权的来源。这一点,你们务必要注意。军政府为什么要废除礼房,原因也在于此。”
看众将听得云里雾里,丹初也不便细讲,只是举了几个例子:
嘉靖帝即位之初,便有大议礼风波,表面是礼法之争,背后则是皇权与文臣之争。明朝后期,屡有立太子、立皇后之争,盖因太子、皇后即为未来之皇帝、太后。后妃只要有了太后的名号,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管教皇帝,影响国家大政。
及至永历元年,永历帝被困武冈,安国公刘承胤劫持銮驾,意图降清。刘母亲自上阵,喝令守军打开城门,放永历帝出逃,叛军只得照办。君臣逃亡,狼狈不堪,路过土司封地,土人争相进献钱财食物。
民间礼法同样严格,崇祯末年某地饥荒,市场上公开叫卖人肉。当时,一位客人到饭店吃饭,看到一位赤裸的女子被绑在屠夫案桌上,即将丧命。他顿生怜悯之心,用双倍的价格买下这名女子。女子千恩万谢,愿作客人奴仆。但客人的手不小心碰到女子身体,女子脸色大变,说一女绝不能侍二夫,重新躺回案桌。屠夫大怒,一刀结果了这名女子的性命。
“我军夺取南宁时,朝中言官便弹劾不止。幸得李元胤、瞿式耜、刘湘客从中周旋,陈邦傅也帮着说话,朝廷才免于下旨斥责。
“这一次,咱们夺浔州、郁林州,动静闹得太大,再去进攻梧州,就是把陈邦傅往死里逼了。吴党必会拼命弹劾,朝廷也会看不下去。
“别看朝廷没有威望,但人心不可低估。前线还有诸多大将,宣国公(焦琏)、胡一青、马进忠、杨国栋、熊兆佐等人,正在湖南与鞑子大战。
“我军不往前线抗击鞑子,却在背后与陈邦傅争夺地盘,前线诸将会怎么想?还有瞿阁老、鲁巡抚等一众正人君子,他们又会怎么想?世人又会怎么想?”
众人黯然,不再言语。
自宋朝起,封建礼法在华夏越来越严。国家社会等级森严,皇权、政权、绅权、族权、夫权层层交织,思想受到禁锢,平民备受压迫。
明朝心学崛起,历经上百年,不断冲击封建礼法,但至今不能撼动礼法的根基。清军入关之后,极力维持礼法,打压心学,北方礼法日趋严格。
丹初不由得想起,清初三藩之乱时,吴三桂起兵之初,以“兴明讨虏”为口号,南方一片欢腾。长江以南,除江浙两省外,各省纷纷响应。陕西、河南的绿营兵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