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明反而侵夺孔有德的部众。二人交章弹劾,一直闹到皇太级那里,皇太级亲自调解,二人才和好。
“其他类似的情况还很多。譬如,崇祯十五年,耿仲明的部将石明雄弹劾他私自藏匿松山、杏山两地民户;有逃人被依法处决,耿仲明为其收尸并设祭;部众妄杀无辜。情况查明后,耿仲明被罚白金千两。
“崇祯十六年,汉军八旗甲喇额真宋国辅、潘孝和石明雄等人设计谋杀耿仲明。耿仲明事先得知,上报皇太极,查实之后,皇太极下令斩杀宋国辅等人……”
耿仲明畏罪自杀,实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即便如此,耿仲明也犯不着自杀吧?”右参军冯琳说道:“鞑子刚封他为靖南王,许他扩军至一万人,正指望他夺取广东呢。耿仲明拥兵自重,可以上折请罪,想必清廷也不会把他怎么样。”幼稚。丹初猛然意识到,赤军高官如冯琳、魏国松、吴捷等,虽然对自己忠心耿耿,却出身太微,无甚见识。
永历元年时,冯琳只是焦琏标营三队的队头,魏国松是二队队长,吴捷是三队伍长。跟着自己,他们才飞黄腾达,手上至少管三千多兵马。
论勇猛,他们毫无问题,论带兵,经过两年的历练,他们也能胜任标统之职了。但若论谋略,论见识,他们还有很多不足,日后得加意培养。
“耿仲明在军中隐匿逃人,是京师一群满洲贵族告发的。以他们的力量,确实还奈何不了耿仲明。但耿仲明得罪了一个汉人,非死不可。”
“谁?”众将异口同声地问道。
“张存仁。”
张存仁,辽东广宁人,明朝边将,孙承宗、袁崇焕对他有知遇之恩。己巳之变时,张存仁随袁崇焕率部入援,在广渠门外与清军大战,身中八箭。后为宁远副将,与总兵祖大寿同守大凌河城,随祖大寿投降后金。
此人虽为武将,颇有韬略,为人谨饬端正,很得清廷的欣赏。时人评价他:“用事最久且力,故呼应绝灵,在洪内院(洪承畴)、冯涿州(冯铨)之上”。在明朝降将中,“出领方面,孟乔芳绩最显,张存仁亚焉”。
去年,张存仁称病,从闽浙总督任上致仕。今年年初,姜瓖以山西反正,畿辅告急。多尔衮强起张存仁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保定巡抚、紫金关提督,兼领海防。
“张存仁在山东平定了榆园军起义,身价更高。他是袁崇焕的旧将,耿仲明是毛文龙的部将,原本就是政敌。这些年来,彼此敌意只增不减。
“别看耿仲明是靖南王,却很受清廷猜忌,政敌甚多。既有人告发他窝藏逃人,政敌自然要落井下石。以张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