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送死。
次日,兵部尚书刘远生赶到藤县。
刘远生,陕西富平人,谙韬略,会用兵。崇祯末年,张献忠派兵攻江西,刘远生率军抵抗,收复吉安、郴州等地,颇有战功。弘光年间,刘远生为南赣巡抚,守赣州,清军围攻数月。赣州粮尽,刘远生战败被俘,后被义士所救,投效永历帝。
在永历小朝廷,刘远生以“知兵”闻名,人品端正,见解不俗。他长期担任戎政尚书,提督御营,遭到马吉翔、夏国祥、庞天寿等佞臣的忌恨。
刘远生颇有威望,朝廷每遇危急,常常会想到他。忠贞营刚进入广西时,朝廷惊恐,刘远生过去宣慰。孔有德破梅关,群臣惶惶,刘远生亲往广州面见杜永和。月初,永历帝逃到梧州,立即开始“打虎”。刘远生的弟弟刘湘客,时任都察院佥都御史,为“五虎”中的“虎皮”,亦被投入大狱。
吴党猖獗,刘远生在梧州无法立足,遂辞别永历帝,自请出使南宁,催促赤军东下。
既是同乡,又是旧交,刘远生是个值得结交的人物。
见面之后,略一寒暄,丹初说道:“大司马,桂林一别,长久不见,至今已两年矣。”
刘远生一怔,回忆起往事,说道:“元年九月,今上在古泥关蒙尘,琢如率军护驾,我兄弟得与琢如相识。二年三月,鞑子寇桂林,今上南巡,琢如护驾至城南栗木岭。自此一别,整整两年矣。中兴已成幻梦,真令人惆怅不已。”
金声桓、李成栋、姜瓖的相继败亡,对军心士气打击极大。刘远生亦对朝廷失望不已,态度日趋消极。
丹初把他迎入帐内,一边走,一边说道:“年前,我在塘报上看到大司马的奏疏,曰‘开武备库,节用储饷,招练禁旅,奉上亲征,出楚督诸将为死战计’,深感大才,至今记忆犹新。”
刘远生暗自吃惊,他自己都忘了奏疏原文了,这岑丹初,竟能出口成诵?
“哎,爵帅笑话了。”刘远生干笑几下,叹道:“我久任戎政尚书,去年迁兵部尚书,便想整顿京营,图谋恢复。但京营被马吉翔、夏国祥二佞视为禁脔,动辄以中旨干预戎政。我连京营都办不好,还谈什么‘奉上出征’,现在想想,真是笑话。”
明朝京军有三大营,南明小朝廷也有。但京营废弛已久,永历朝的京营也不例外,除了糜饷,全无用处。
“我听说,李元胤提督御营,颇为整肃,怎么如此不堪?”
“李元胤,哼。”刘远生冷笑一下,说道:“宁夏王在世时,御营皆为东勋旧部,饷粮供应充足,颇为整肃。自宁夏王薨,御营仰赖朝廷供给,早已今非昔比。
“李元胤虽是你结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