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统战东勋
刘远生熟悉朝政,丹初自要向他打听消息:“大家都说,李元胤遥柄朝政,我总是不信。大司马怎么看?”
李元胤比岑丹初还年轻一岁,因是李成栋的养子,奉命提督御营,被视作是东勋在朝中的代言人,地位特殊。
刘远生知道二人乃结义兄弟,斟酌词句,说道:“李元胤缜密谦抑,终日言语不及朝政,未尝奏荐一文武官吏,惟楚、黔、粤西诸将奏使至,则款结之,为国家收揽外心。
“只是,袁彭年、金堡、丁时魁、蒙正发等人结交元胤,借东勋之势,把持朝政,侵侮大臣。行在有个说法,‘假山图五虎’,盖以元胤本姓贾,故曰假,为五虎所愚而不自知也。”
这个说法,可与情报局的报告相互印证。李元胤“性忠实而不知政体”,城府不深,容易被人摆布。丹初与他结为兄弟,正可通过他影响东勋。
东勋集团盘踞广东多年,已然是地头蛇,论诸镇实力,大致可分为两个档次。反正之初,有九人被封为伯爵,可被视为第一档,计有江宁伯杜永和、武陟伯阎可义、博兴伯张月、宣平伯董方策、宝丰伯罗承耀、新泰伯郝尚久、奉化伯黄应杰、乐安伯杨大甫、镇安伯张道瀛;另有范承恩、杨有光、叶承恩、马宝诸将,被封为都督同知,可被视为第二档。李元胤为锦衣卫指挥使,加左都督,护卫行在,地位超然。
如今,李成栋已死了一年,东勋集团缺少主心骨,更加涣散。杜永和把持两广总督印,以东勋统帅自居。阎可义素怀忠义,矢志恢复,可惜已经病死。李元胤一无地盘,二无实力,但人心尚在。马宝最为骁勇,但实力不强,兵马不众,地位不高。郝尚久、黄应杰等辈分守潮州、惠州,占据要津,安于现状,对杜永和、李元胤不大买帐。另有一个杨大甫,原为梧州守将,已被李元胤诛杀。
这次赤军出兵粤东,势必要与东勋打交道。将来,赤军若要谋取广东,也得大力统战东勋诸将。李元胤、马宝、郝尚久,皆为可战之才。谋大事,举大业,不可不早作筹划。
丹初问道:“东勋大将杨大甫,原本驻守梧州,为李元胤所诛,此中可有隐情?”
刘远生如数家珍,说道:“宁夏王薨后,杨大甫跋扈不臣,军纪败坏,驻守梧州,洗劫过往船只,乃至于‘杀黔、楚奏使’,民怨沸腾。
“去年,鞑子郑亲王济尔哈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寇湖广。杨大甫意欲降清,纵容兵士烧杀劫掠。今上下旨切责,杨大甫意图劫驾。
“李元胤与杜永和、张月谋,以永历帝的名义邀请杨大甫赴宴,将其缢杀于御船上,并其部众。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